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我能融合獸魂 > 第87章 關於地球的猜測

第87章 關於地球的猜測(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剛成大將軍,就要遠征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兒臣接管了!萬代帝皇三國:我和賈詡禍害曹操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無敵世子在下首席謀士,只是有點缺德官途權傾天下開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喚三千玄甲隨波逐遊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天幕:開局盤點大兵團作戰從縣令到稱帝!三國開局先苟住爆兵重活劍仙哥哥帶我殺瘋了斷絕關係後,偏心王府悔不當初天災年,我囤養了古代女將軍史上最強紈絝,被迫一統天下我成並肩王,你知道後悔了?殿下別作死了

太平八年(201年)二月的某一天,工部部長劉洪向皇帝張循獻上了凝聚他心血的天文學術著作——《關於我們生活的大地是圓球的猜想》。

這份文稿,不僅是他個人智慧的結晶,更是對傳統觀念的一次大膽挑戰。

張循自登基以來便以開明和睿智著稱,他深知科技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大力鼓勵科技創新,希望華朝能夠在科技領域取得突破。當劉洪的文稿被呈上案頭時,張循初讀之下,不禁為之一震。

在華夏悠久的古代,人們普遍秉持著“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大地為平的概念幾乎不容置疑。張循正思索著如何激勵東漢的天文學家們突破這一傳統認知,探尋更為深邃的真理,卻不料劉洪已先行一步,獨立揭開了這一謎團,令張循倍感驚喜,心中激盪不已。

劉洪,這位屹立在大漢末年天文與數學巔峰的巨匠,或許內心深處早已萌生了對於大地形態的疑惑,只是過往時局所限,未曾有勇氣將這份質疑公諸於世。

然而,時移世易,如今的華朝,在皇帝的英明領導下,正大力倡導科技創新與新知發現,各行各業的新發明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股時代的洪流無疑為劉洪的勇氣與想象力注入了無限動力。

最終,他鼓起勇氣,將這份深藏已久的猜想凝聚成文,獻給了皇帝,開啟了一場關於宇宙奧秘的全新探索。

張循仔細閱讀著劉洪的文稿,每一個字都彷彿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劉洪在其論述中詳盡地闡述了其推論的基石:他曾親歷海濱,目睹出海捕魚的船隻緩緩駛向遼闊的海域,漸次被那道遙遠的天際與海平面交織而成的界限緩緩吞噬,直至整艘漁船完全隱沒於視線之外。此番景象有力地佐證了海平面並非絕對平坦,而是蘊含著微妙的弧度。

再者,環顧天下,名山大川林立,其高度超越洛陽者比比皆是,黃河之源的巍峨便是明證。然而,即便立於洛陽城樓之巔,極目遠眺,長安城的身影卻依舊難覓蹤跡,這又是何故?

非但長安,就連近在咫尺的函谷關亦隱於無形之中。

假設大地平坦無垠,那麼黃河上游的大山高城理應清晰可辨,至少應勾勒出模糊的輪廓。而今,眼前卻是一片空茫,這無疑揭示了大地同樣具備弧度,遙遠之物終將沉入地平線的懷抱。

基於此,劉洪大膽假設,倘若地平線無限延展,是否會在我們目力不及的另一端,與大地再度相接,構成一個完美的球體?

這一念頭讓劉洪自己也不禁心生悸動,因為它直接挑戰了華夏自古以來“天圓地方”的傳統觀念,似乎是對先祖智慧的某種不敬。

幸運的是,皇帝張循對於科學探索與大膽設想持開放態度,正是這份鼓勵,讓劉洪得以繼續深入思考,並最終將這一思考成果凝結成文,呈獻給那位看似無所不能的君主,期許他能對這一猜想的真偽作出評判。

在文中,劉洪提出了諸多引人深思的問題,其中最為核心的莫過於——若地球果真是圓形,人類居住其上,那麼地球的另一面是否同樣有人類棲息?若然,他們為何不會墜落?

這一問題觸及了萬有引力的深奧領域,對於劉洪而言,難以透徹理解實屬正常。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次天文學與物理學的理論飛躍,未借張循之手引導,便由劉洪獨立提出,無疑是對華夏古代天文學高度發達的有力證明。

當然,若非張循的開明,劉洪或許根本不敢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丟擲如此驚世駭俗的疑問。即便提出,也難免遭遇世人非議,被視為異想天開,甚至瘋癲之語。

當張循讀完文稿,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他深知,這一猜想如果得到證實,將徹底改變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同時他也明白,這一猜想將引發怎樣的爭議和動盪。但

目錄
西漢: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