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第1/2 頁)
方的開荒地,收穫的玉米堆成一堆,金黃喜人。
姜舒月讓人把玉米堆攤平曬好,吩咐立夏和小滿:“三天後脫粒稱重。”
這會兒左寶樹也在,看著被攤平的玉米堆,激動得直撓頭:“這一堆脫粒之後怎麼也有三百斤。”
姜舒月繞著玉米堆轉一圈,糾正他:“應該有四百多斤的樣子。”
左寶樹不可置信地也圍著轉了一圈,看向姜舒月:“姑娘,三分地產出四百多斤,一畝地就是一千兩百多斤!”
比之前說的畝產千斤多出兩成。
姜舒月讓他稍安勿躁:“我這邊是精耕細作,水、肥和除草都跟得上。大田沒有這個產量,畝產頂多一千斤。”
一千斤也不少了,之前有人種玉米,畝產連四百斤都到不了。
靠天吃飯,畝產一千斤,左寶樹感覺自己跟做夢似的,看人都不真實了。
一畝一千斤,二十畝就是……兩萬斤!
兩萬斤糧食,夠全莊人吃半年了。
如果只吃半飽的話,能撐一年。
玉米種起來比小麥省事得多,產量卻能翻五倍。
雖然姑娘說玉米粗糙,不如小麥磨出來的麵粉好吃,可再難吃那也是糧食,總比野菜、樹皮和土餅好吧。
人餓急了,有口吃的就不錯了。
在左寶樹為產量興奮的時候,姜舒月卻在為脫粒發愁。
三分地的玉米手工脫粒還行,大田裡的玉米可怎麼辦?
兩萬多斤玉米都用手工脫粒,全村一起上手掌也別想要了。
而且全村一起上並不現實,因為現在地裡還有大豆,大豆比玉米嬌氣些,同樣需要人手。
後世玉米脫粒有電動脫粒機,她一個人就能給二十畝地的玉米脫粒,輕輕鬆鬆。
清朝沒有電,更沒有電動脫粒機。
沒有電動脫粒機,可以有手動脫粒工具啊。姜舒月忽然想起之前下鄉在一個村民家裡看到過手搖脫粒機。不用一度電,給玉米脫粒乾淨又省力,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想著,姜舒月走進屋拿出紙筆開始畫手搖脫粒機在記憶中的模樣。
好畫之後拿給左寶樹看,問他鐵匠鋪是否能做出來。左寶樹看過搖頭,表示太複雜了,鐵匠鋪裡可沒有這樣的能工巧匠。
恰在此時,姜舒月聽見有人敲門,吩咐立夏去開門。
院門開啟,立夏歡喜稟報:“姑娘,四公子來了!”
姜舒月眼前一亮,拿著圖紙迎出去。
四阿哥走進院中,先看見姜舒月,而後就看見了跟在她身後的左寶樹。
“怎麼有外男在?”他偏頭問立夏,聲音壓得很低。
立夏唇角抽了抽,心說您也是外男啊,嘴上卻小心解釋:“左寶樹是姑娘讓進來的。”
上回馮明知過來,她攔著不讓進,還跟馮巧兒和常媽媽吵架,被姑娘狠狠批評了一頓。
姑娘還說,她若只聽老太太的,就把她送回到老太太身邊。
她發誓賭咒自己以後只聽姑娘的,姑娘才將她留下,以觀後效。
今日姑娘喊了左寶樹過來收玉米,打死她也不敢攔了。
四阿哥聞言沉下臉:“忘了誰是你們的主子?”
立夏一抖,忍著才沒跪下,因為這時姑娘已然迎到近前。
“四公子,你看看這張圖上的器具能找人做出來嗎?”彼此問好之後,姜舒月直奔主題,同時將剛好畫的圖紙遞過去。
四阿哥仔細看過,問她:“做什麼用的?”
姜舒月比比劃劃解釋:“給玉米脫粒用的手搖脫粒機。”
“脫粒機?”四阿哥最近看了不少農書,也沒聽說過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