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第1/2 頁)
含糊道:“跟飴糖差不多,不是很甜。”
馮巧兒又糾正她:“姑娘不是說……”
“巧兒,你是不是應該做飯去了。”姜舒月打斷她。
馮巧兒想起什麼似的,一拍腦門:“哎呦,差點忘了!”
馮巧兒的注意力很快被轉移,問姜舒月中午吃什麼,姜舒月報了幾個菜名,跟著馮巧兒進灶屋準備去了。
她可不想站在院中繼續回答問題,揭自己老底。
進到灶屋之後,姜舒月才挽起袖子,就被馮巧兒和左小丫合力推了出去。
馮巧兒笑道:“姑娘說的幾樣菜我都會做。”
“用不著姑娘動手,我給巧兒打下手就行。”左小丫剛收拾完屋子,自告奮勇把姜舒月幫廚的差事給搶了。
灶屋待不下去,姜舒月只得回到院中:“印公子,四公子,外頭曬,進屋喝茶吧。”
“這個像茄子苗。”印公子指著西紅柿苗猜測道。
印四搖頭:“葉片有些像,但莖的顏色不對。”
印公子看他一眼:“你見過茄子苗?我見過。我還種過呢。”
聽見姜舒月喊他們進屋喝茶,太子指著西紅柿苗問她:“這個是不是茄子苗?”
西紅柿和茄子同屬茄科,葉片略有相似,但就像印四所說,莖的顏色不一樣。
“那個是番茄苗。”姜舒月不想解釋太多,索性往茄子那邊靠攏。
太子哈哈笑:“番茄也是茄。”
四阿哥無語地看他一眼:“番茄也是茄,二哥,你贏了。”
番茄和茄子他們都吃過,能一樣嗎?
太子訕訕然地直起腰:“是有點曬,走吧,喝茶去。”
經過灶屋的時候,太子忽然轉向去了後院,卻見後院仍舊光禿禿的,只中間那片地開了溝。
“後院沒種菜?”太子問。
後院是套種,撒種有先後,收穫也是一個個來。
先撒種的玉米,清朝已經有了,姜舒月不用避諱:“後院種了苞谷。”
聽她說是苞谷,印公子微微蹙眉:“苞谷產量低,又不好吃,你種這個做什麼?”
姜舒月東拉西扯:“我喜歡煮著吃。”
“煮著吃味道還行。”四阿哥附和。
太子不信任地瞥他一眼:“沒滋沒味的,真好吃?”
四阿哥點頭:“用糖水煮,可以吃。”
太子哈一聲笑出來:“用糖水煮?老四,算你狠。”
說話間,姜舒月默默記下這個時代玉米的另一大特徵:甜味不足。
如果真像印四所說,這個時代的玉米要用糖水煮過才能吃,那麼後院剛剛種下的黃玉米就顯得過分鶴立雞群了。
姜舒月謹慎地想。
可她再謹慎,也找不出比黃玉米更普通的品種了。
今年春天只下了一場雨,旱災近在眼前。姜舒月必須先拿出玉米和紅薯這樣高產扛旱的作物進行實驗,幫田莊度過災年。
在找到足夠強大的保護傘之前,她不敢輕舉妄動,可自己的田莊總要保住。
為掩人耳目,同時滿足套種的要求,她還打算在後院種些大豆。
饑荒年,豆飯雖然不好吃,也比草根樹皮和觀音土好太多。
當然,後院這片實驗田所種的糧食不足以養活全莊,但姜舒月記得常媽媽說過,她們剛搬來時分了二十畝地。
到現在還荒著。
霧隱山田莊一共十五戶人家,按每戶平均六口人計算,一共九十人。
古代人肉蛋油吃得少,對糧食的需求量大,再加上莊稼人要乾重體力活,一個成年男性一年大約要吃掉六百斤糧食。
而霧隱山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