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回 伊犁合約(第1/2 頁)
元朝六年冬,欽差大臣曾紀澤與俄國外交部尚書格爾思的談判有了鬆動的跡象。
先前,格爾思接俄軍駐伊犁部隊司令官報告,稱元兵凍傷凍病流行,難度寒冷,自參將以下將卒病死千餘人,不日即可退兵。格爾思因此態度強硬,不允改約。英、法、德三國公使也出面覲見皇帝,要求赦免崇厚。皇帝不得已,將崇厚由\"斬監候\"改為軟禁刑部提牢司\"火房\",免了死刑。
格爾思見元廷態度鬆動,更加蠻橫,一連多日拒絕與曾紀澤會談。曾紀澤只有耐心等待。
揚樹旺軍中,好訊息不斷。
孫友輸送到西征軍中的孫氏家酒記“孫老大燒鍋”老黃酒藥酒,大生奇效,凍傷和凍病很快得到治療,軍中度過難關。經孫友催辦,各省解餉陸續送到西北,解了糧草之憂,孫友又借洋債購買千尊炮車,運往前線。
西征軍士氣大振,佈置炮車,演練攻戰,甚至有幾發試驗彈,打到俄軍陣地前,令俄軍惶恐萬分。
訊息很快傳到格爾思那裡,他明白揚樹旺已度過難關,元兵軍心穩固,揚樹旺勝算在握,一旦發起進攻,伊犁俄軍很難堅守。倘若俄軍吃了敗仗,不但臉面丟盡,遭列強譏笑,而且俄國在遠東的利益,將受到很大影響。於是,格爾思在俄皇指令下,不得不同曾紀澤重新談判。曾紀澤精通萬國公法,據理力爭,格爾思討價還價,步步鬆口。最後,在接到揚樹旺部即將攻擊伊犁城的密報後,格爾思終於不再拖延時間,同意修改條約,規定:
伊犁歸還中國,嘉峪關對俄開放,取消松花江通航,但要賠償俄國軍費九百萬銀,以彌補俄軍據守伊犁的\"損失\"。
外交辦到這一步,曾紀澤總算保住國土,功不可沒。伊犁危機宣告解除,西征軍大獲全勝。
皇帝保住面子,在洋人面前有了權威,列強都知道元朝脾氣不好對付。
朝廷下旨,揚樹旺為軍機大臣,入京當值。由外官而朝臣,且在軍機處辦事,能\"上達天庭\",常覲見皇帝,是格外的恩寵。
揚樹旺入京之前,上奏朝廷,把他的差使,儲存兩位得力愛將分而任之。一個差使是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交由二品武顯將軍劉錦棠接替。另一個差使是陝甘總督,交給楊昌浚署理。兩位都在西征中功勳卓著,且和揚樹旺政見相合,堅決主張武力保土。有此二位能員署理西北軍政大權,揚樹旺免去西陲憂患,可以心安理得入朝做軍機大臣了。
到朝廷之前,揚樹旺曾回湖南一趟,此舉意在為西征將士殉國捐軀者扶靈歸回故土,含有體恤部下、不忘鄉情之心。另外,免不了衣錦榮歸,凱旋還鄉的得意心情。所到之處,官紳百姓,夾道相迎,呼為\"保國忠臣\",爭睹總督大人風采。其受歡迎盛況,遠勝於當年李軍解散湘軍,自請辭官歸隱鄉里的情景。
揚樹旺興奮不已,感慨萬端:
\"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侮啊!\"
揚樹旺自然不會忘記東南半壁,省親之後,南下經江西入閩,去福州察看他親自倡議建立的馬尾造船廠和機器局、電報局等洋務。
他雖力主\"陸防\",但亦未放棄海務,任閩浙總督時,熱心洋務,建福建水師,與趙軍抗衡。他顧慮到在軍機處不會長久,朝中官員大多與外官格格不入,日後待厭了,還可返回閩浙,經營東南半壁河山。
紙上談兵的主戰言官,也受皇帝賞賜,把出力最大的孫友晾在旁邊,真是不公!
\"孫先生,趁老夫聖眷未失,你可不要錯過時機。\"楊樹旺唯有作此暗示。
孫友想了片刻,道:
\"卑職一生惟願經商,以銀錢支援大人辦洋務,練精兵,富國強兵。如今,大江南北,俱是卑職稱雄商場,唯黃河以西,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