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科舉進行時(第1/4 頁)
科舉進行時
隨著鑼聲的響起,考生們停止作答,緩緩走出考院。
和上一場書科不同,書科結束的時候,考生們尚且還有心思閒聊,有說有笑。
但數科和禮科結束後,大部分考生都一臉疲倦,一言不發。
沒有人能在考完今年的數科後,笑著走出來。
書法和繪畫不存在會不會,律法和文章的題目,不會的也能寫上幾句。
數科不會,那是真的不會。
這次禮科考卷,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好說的。
但數科的難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屆。
哪怕是精通算學的學子,在面對數科最後兩題時,也有一種無處下手的感覺。
在科舉之前,他們就得知,為了篩選數科人才,今年的數科題目可能會有些變化,卻也沒料到變化這麼大。
不過,已經結束的科目,也沒必要過於糾結,他們不會,別人也不會。
數科和禮科的題目,答案都是固定的,要好批閱一些。
兩日之後,各個考院就公佈出了結果。
往屆科舉,其他科目很難出絕佳。
但數科之中,會出現不少絕佳的試卷,往往要根據他們的解題步驟,卷面整潔程度,字跡工整程度來做出排名,決定誰是數科狀元。
今年則不用。
三十個考院,近十萬考生,數科絕佳,僅有一人。
就連甲上的人數都不多,只有區區六人。
甲等的倒是不少,有三十餘位,說明他們只答錯了兩道,極有可能是最後兩道難題。
宋府。
陳先生有些感慨,說道:「我們幾個老傢伙,果然是老了,第十九道題目,有六位考生都答了出來……」
當初那道最簡單的將軍飲馬題目,也困擾了他們四個許久。
沒想到,在增加難度的情況下,短短一天時間,就有六位學子想出了正確的解法,當真是英雄出少年,這些年輕人,才是算學的未來。
雖然那六人不知道是誰,但那份絕佳的試卷,必然出自小李先生。
這一點毋庸置疑。
其實本來,他們不應該出這兩道題目。
這對其他學子不公平。
問題是,他們能出的所有題目,都是小李先生教他們的,無論他們怎麼出,結果都是一樣的。
只要他參加科舉,就沒有人能和他爭數科狀元的位置。
四位老先生離開宋府時,宋斂正好從外面走進來。
這次科舉之上,禮科居然也出了一份絕佳試卷。
為此,整個禮部都被驚動了,侍郎大人帶著禮部郎中,還有禮部員外郎的他,親自去第一考院審查那份考卷。
要知道,就算是將五禮全都背下來,一字不漏的填上去,也只能得到甲上。
有一些細節,只有真正組織主持過這些典禮,才能寫的出來。
那份考卷宋斂看了。
他都沒辦法答的那麼完美。
那位考生若是去禮部,無須額外的培訓和學習,甚至可以直接接替禮部郎中的位置。
侍郎大人也說了,等到科舉成績公佈之後,一定要將這位考生爭取過來。
……
科舉每一科,至多考一日,但閱卷往往需要數日。
至第三場樂科時,第一考院,還有近一千五百人。
三科結束,只淘汰了五百餘人。
這其中,固然有科舉考生實力更強的緣故,但更多的原因,是這裡是第一考院,匯聚的本來就是大夏最頂尖的學子。
靠後一些的考院,三科過後,甚至有淘汰八成的。
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