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縣過縣,各管各(第1/2 頁)
聽完俚人漢子講述,楊老漢幾人對視一眼,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當年他們都看不上的低階版,幾十年了還有人用。
“你說那新上任的縣令姓王?”楊老漢問。
“是,聽聞從長安來的!”阿江回道。
楊老漢看向王老漢,“可知是你王家哪位不肖子孫?
嘖嘖,這手段不咋地啊,血淋淋的,弄出人命,那吃相忒難看!”
“呸!屎盆子別扣我們琅琊王氏頭上!我琅琊王氏不稀得這下作手段!”王老漢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
“琅琊王氏在長安就我們這一支,如今在此窩了二十年,你又不是不知曉!十有八九是太原王氏!”
阿江看著王老漢,嘀咕道,“五百年前你們不一家?”
“屁,才不是,我們老祖宗乃漢朝歷經武帝、昭帝、宣帝、元帝四代的王吉王子陽,那太原王氏怎配與我們比?”
王老漢看不上太原王氏,別看現在顯赫無比,追根溯源,比他們琅琊王家差遠了。
同是王氏,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源自不同地區和家族。
太原王氏分太原郡祁縣王氏和太原郡晉陽王氏,可追溯到東漢。
祁縣王氏可追溯到東漢王允,晉陽王氏追溯到東漢王柔、王澤兄弟。
魏晉時期十分顯赫,魏孝文帝時期太原王氏被確立為四姓之一,唐朝時期為山東士族的七姓十家之一,是北方顯赫士族。
琅琊王氏,又稱琅琊臨沂王氏,長期生活在琅琊地區的王姓望族。
始祖為西漢王吉,家族在琅琊繁衍生息400餘年,曹魏、魏晉時期發展,東晉初達到鼎盛。
代表人物王導、王羲之等。
西晉末年,琅琊王氏自臨沂衣冠南渡,遷居金陵。
“呃,幾位村老莫吵,還有兩位重傷者送縣城,我馬上去找胡大人。”蘇櫻沒空聽幾位村老斗嘴。
“阿櫻!,快馬加鞭給刺史大人去封密信,讓他心裡有個底。
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那王縣令來自長安,長安有根基,當心反咬一口。”楊老漢提點。
讓金風寨到各縣開糖廠,主要是為了不讓製糖技術太早外洩,也是方便各縣村民售賣甘蔗,節約時間、成本。
鼓勵村民種植甘蔗,自然要考慮銷路,不然百姓辛苦一年,爛在地裡算什麼事兒?
同時也是讓各縣也嚐到糖廠的甜頭,稅收增加,變相補貼各縣。
本意是好的,但若是別有用心的人說這是利用職權獨霸市場,它也說得通。
從這角度看,盧刺史就成了以權謀私,儘管他分文未取,可偏袒金風寨俚人是不爭的事實。
更何況王縣令肆無忌憚,用這種低階、簡單粗暴的方式斂財,不是頭腦簡單,就是背景強大到他不屑顧忌。
王端方到底是何來路,他們未知全貌,若知曉他本行是巡察御史,更得慶幸沒有僥倖。
朝廷裡什麼人最令人忌憚?就這些搞專職彈劾的巡察御史!筆桿子一搖,死的活的全憑他寫。
天高路遙,上面要稽查、核對真假很慢,有時都不需要核查,先將人拿了再說。
故而給盧刺史知會一聲,防的就是這種小人利用私人渠道傳遞訊息,黑白顛倒、倒打一耙。
村老們當年見得多了,不然那些對手怎麼弄下去的?
當你蒙冤時,那個冤枉你的人知道你有多冤!
“多謝村長!我省的!走啦,先去看看傷者!”蘇櫻帶著阿棠上馬。
阿江他們亦騎著荒溝村的馬,一起向縣城奔去,路上安安靜靜,不見猛獸出沒。
“大夫,您一定要救活阿波、阿杜!”阿德帶著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