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心態決定生活(第2/2 頁)
是問對人了,我們家的各種揹簍和筐,都是在下編的。”
說完,接過連翹手裡的半成品,給大家示範講解了一下,連翹怕沒學會,還當場編了一會兒,一邊編一邊趁機請教:“趙村長,我們把底編好以後,有什麼辦法能讓篾片乖乖的折過去?”
趙村長看他們編的還好,奇怪的問:“我們都是用火烤一烤就容易彎了,你們這做的很好呀,用的什麼方法?”
連翹和李婉寧最對視一眼:“我們家人多,用的是手動豎直法。”
趙村長秒懂,且不吝於誇獎:“夫人聰慧,日子一定越來越好。”
李婉寧和連翹只當他是客套,殊不知村長是真的佩服她們,有一些人來這以後依然不能擺正思想,還以為自己是養在後院的金絲雀,不懂還不學,生活全靠湊合,至少得好久以後,餓到啃樹皮的時候才能慢慢轉變過來。
所以當時村長將前主人的地給她們的時候,一來擔心她們沒東西吃天天來他這哭哭啼啼,二來是既然流放到這裡了,也不想她們被逼到絕路。
沒想到,這個只有女人和孩子的組合,卻將日子過得生機勃勃,這兩天聽說又挖野菜又砍柴,還在鎮上賒了材料做手工,天天積極的生活,這不,編籃子什麼的都自己學起來。
怎麼說呢?流放的日子雖苦,各種條件都不好,但若是像李婉寧她們這樣勤快肯幹,即使重稅,也是能吃飽飯的。
連翹將揹簍收好口以後,村長又教他們怎麼樣加固,讓揹簍能更結實耐用,及一些其他編制中的小技巧,簡直算是傾囊相授。
千恩萬謝過後,李婉寧一行人告辭,走的時候推走了村長家的小推車,打算第二天去鎮上一趟。
一個小推車正好可以放四捆柴,加上到明天的話估計帕子也做完了,剛好去送貨,順便再買點米回來。
看著碗裡的米一頓比一頓少,就知道袋子裡也沒有多少了。
等到他們回去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李婉寧想了想:“杜若,你去做飯吧,伯遠、伯青和我去砍幾根竹子。”
他們去山上一般是三個人一起去挖菜的,李婉寧打算先編三個出來,剛好一人一個,因為已經買了一個小的,今天編的一個也不算大,所以再編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就行。
開飯之前,十個帕子都繡好了,如果是紅袖一個可能也沒有這麼快,下午的時候杜若幫了一會兒忙,連翹又幫了一點點忙,加上劉雅婷,順利完成。
李婉寧看著大家的成果,有點不太明白,明明大家都這麼能幹,為啥原書裡的日子能過成那樣?
原書裡基本上每天大家都吃不飽飯,當然,李婉寧和兩個嫡出的孩子除外。
就是因為食物不足,再加上李婉寧的心態沒有擺正,天天需要這個伺候那個伺候的,而且由於心情不好,動輒打罵。其他人只有勞動再勞動,但卻換不到相應的食物。
原書裡,他們來了很久都沒有去鎮上接活,也沒有去賣柴,野菜倒是去挖,但也供不上這麼多人吃。
在物資有限且分配極其不均衡的情況下,勢必會引發更多的矛盾,長此以往,反目成仇也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但是現在,雖然吃的不好,但也算是基本能吃飽,最主要的是,不管嫡庶,不論主僕,大家都一樣,每個人的努力都能給自己換來更多的食物,那積極性自然要高很多。
所以,一個人的心態其實對自己的生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