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第2/3 頁)
名為楊瓚的書童,實際上,楊土多被當做族裡後生看。猛然聽到人沒了,楊慶很是難受。
“人葬在哪?”
“在城西郊外。”楊瓚道,“我本想著,等回鄉省親時,將他一起帶回去。沒想到,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直拖到現在。”
將包袱放到一邊,楊慶嘆息一聲,道:“四郎幾次送回書信,族裡都曉得你有難處。不提在朝廷當官,就是到店鋪做個夥計,也得小心再小心。再者說,不是四郎考中進士,族裡的冤情也不會昭雪。”
“六叔,我有今日,都是仰賴族中。”
“四郎性子仁厚,族裡都曉得。”楊慶的語調終於有了幾分輕鬆,“四郎還不曉得,報喜的差官到了涿鹿,縣衙裡的二尹親自到裡中道賀。”
“縣衙二尹?”
“可不是。大令忙著審案,脫不開身,也派人送來賀儀。”
想起當時的情形,楊慶和楊山兄弟都是與有榮焉。
雖在孝中,且族長不許沒有張揚,但族人的喜意卻是遮掩不住。裡中老人都同意,在楊氏祠堂前為立一座功名坊,世代傳續,激勵後代子孫。
“功名坊?”
楊瓚吃驚不小,這事他怎麼不知道?
“已報知縣中,族裡出錢出人丁,地基打好,這月就能造好。”
“這……合適嗎?”
對於牌坊,楊瓚的瞭解不多,僅止於表彰忠義節孝。他從來不曉得,考中進士也能立牌坊。
“四郎考中探花,別說涿鹿,宣府都是鳳毛麟角。”楊慶說著,又搓了搓手,“話是二尹說的。當時,裡中老人都在。若是不合適,老人也不會提,二尹當場就會否了。”
“已經開始動工?”
楊瓚仍是擔心,總覺得這事有些突然,心裡不踏實。
“為何信中未說?”
“是族長的意思。先瞞著四郎,等建好了,再給四郎準信。”楊慶道,“四郎不必擔憂,族長特地讓人打聽過,造在祠堂前不犯忌諱。前朝,臨縣有個二甲傳臚,就在祠堂前立過功名坊。”
楊瓚點點頭,又聽楊慶道:“另有一件事,族長和三叔都惦記著,讓我問問四郎。”
“何事?”
“四郎的親事。”
“親事?”楊瓚猛的蹙眉,“可是先時來過京城的商家?”
“當然不是。”楊慶連連搖頭,“那家的閨女不好。為這事臊臉,十叔一家出門都抬不起頭。”
楊瓚不解。
“可是出了變故?”
“豈止!”楊慶道,“當初分明說好,先不過禮,也不聲張,等著除服再商議。四郎可都曉得?”
楊瓚點點頭。
當初,天子詔令各地,舉送美人入京。
這門親多是權宜之計。他本以為風頭過去,事情就能了結,莫非這裡面還有緣故?
“這是口頭約定,族裡知道的不多,我也是事情鬧起來,才聽族長說起。”
楊慶臉色變得難看,又是一捶桌子。
“要我說,當初就不該同意!那商人看著不錯,誰知心卻是黑的!更有個省事的婆娘!那閨女也是面上一套,背地裡一行,別說給四郎做妾,端茶倒水都要髒地!”
“六叔,究竟是怎麼回事?”
“怎麼回事?”楊慶道,“事情說定後,那商人是不是來京城見過四郎?”
“的確到過福來樓。”楊瓚道,“留下兩隻箱子,言為表禮,並未照面。”
“那就對了!”楊慶怒道,“商人在外邊走貨,家裡的婆娘不知怎麼得到訊息,逢人便說,四郎定下家中閨女,明年就要八抬大轎娶進門,做誥命。還說家裡男人給四郎送了兩箱金銀,四郎在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