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杜荀鶴(第1/1 頁)
杜荀鶴,一位來自池州的文人。根據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傳》記載,荀鶴字彥之,竟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幼子,這一血脈傳承似乎註定了他將走上文學的道路。杜荀鶴不僅繼承了父親的文學天賦,更在詩詞創作上獨樹一幟,他的詩句貼切有理,情感真摯,深受當時人們的讚譽。
杜荀鶴的科舉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遭挫敗,這份痛苦與無奈,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然而,他並未因此放棄,而是選擇回到故鄉的山中,繼續他的文學追求。這段時光,對他而言,既是沉澱也是積累,他的詩詞在山林間迴盪,彷彿是大自然最真摯的傾訴。
《唐才子傳》中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杜荀鶴曾有機會拜見梁王朱全忠。在一次同坐時,天空突然下起了無雲之雨,這在古人看來往往是不祥之兆。朱全忠心中不悅,認為這是天在哭泣,預示著什麼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為了化解這份不祥,他命杜荀鶴即興作詩以解之。杜荀鶴不負所望,揮毫潑墨,寫下了一首寓意深遠的詩,不僅化解了朱全忠心中的陰霾,更讓他對杜荀鶴的才華刮目相看。
然而,儘管杜荀鶴才華橫溢,但科舉之路的坎坷卻讓他倍感苦惱。直到大順二年(公元891年),他的命運才終於迎來了轉機。在裴贄侍郎的主持下,他成功考中了進士,而且放榜的日子竟然恰好是他的生日。這份雙重的喜悅讓杜荀鶴激動不已,而王希羽更是為此獻詩祝賀:“金榜曉懸生世日,玉書潛記上升時。九華山色高千尺,未必高於第八枝。”這首詩不僅表達了對杜荀鶴才華的認可,更預示著他未來的仕途將如日中天。
除了《唐才子傳》外,《唐新纂》也記載了杜荀鶴的一些事蹟。據說,在他考中進士東歸的途中,經過夷門時,曾向梁太祖獻詩一首:“四海九州空第一,不同諸鎮府封王。”這首詩不僅展現了杜荀鶴的雄心壯志,更透露出他對梁太祖的敬仰與期待。由此可見,杜荀鶴早就受到了梁太祖的賞識,並非等到後來田頵的推薦才開始受到重用。
田頵在宣州時,對杜荀鶴的才華極為看重。他深知杜荀鶴的文學造詣和政治抱負,因此在他即將起兵之際,曾暗中派人送信給杜荀鶴,希望他能夠為自己所用。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田頵的不幸遭遇讓杜荀鶴的仕途再次陷入了迷茫。但幸運的是,太祖並未因此而對杜荀鶴產生偏見,反而因為欣賞他的才能而給予了他更多的機會。
在太祖的優待下,杜荀鶴的仕途逐漸走上了正軌。他不僅被任命為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等要職,更在文壇上聲名鵲起。然而,隨著權力的增大和地位的提升,杜荀鶴的性格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他開始倚仗太祖的權勢,對士大夫中自己不喜歡的人逐一指責怒罵,甚至打算將他們全部殺掉。這種極端的行為不僅讓他失去了往日的溫和與謙遜,更讓他陷入了眾叛親離的境地。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就這樣放過杜荀鶴。就在他怨恨未消、意氣風發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卻將他擊倒。這場病來得如此迅猛,讓杜荀鶴措手不及。他躺在床上,回憶起自己一生的經歷與遭遇,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悔恨與無奈。他後悔自己曾經的極端行為,後悔沒有珍惜那些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同事和友人。然而,一切都已無法挽回。十天後,杜荀鶴在病痛中離開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