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王師範(一)(第1/2 頁)
王師範,字端己,青州(今山東青州)人士,他的血脈中流淌著武將的熱血,因為他的父親,正是那位在亂世中嶄露頭角的平盧牙將——王敬武。公元880年,即唐廣明元年,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黃巢起義的烽火已經點燃了中原大地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這片紛擾之中,無棣人洪霸郎也趁機在齊州、棣州一帶糾集了一群亡命之徒,為非作歹,攪得地方不得安寧。
面對這股突如其來的匪患,時任節度使的安師儒焦慮萬分,他深知,若不及時平息,恐將釀成大禍。於是,他慧眼識珠,派遣了王敬武前去討伐。王敬武,這位久經沙場的將領,帶著一身的膽識和智謀,毅然踏上了征途。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最終成功地平定了洪霸郎的叛亂,為地方帶來了一時的安寧。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黃巢叛軍的勢力日益壯大,攻陷了長安,唐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在這個亂世之中,各路藩鎮開始蠢蠢欲動,擅自更換主帥,企圖在亂世中謀求一席之地。王敬武,這位忠心耿耿的將領,也在這個時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驅逐了安師儒,自己擔任了留後,掌握了平盧的軍政大權。
王敬武的這一舉動,雖然有些冒險,但卻得到了朝廷的認可。王鐸,這位秉承皇帝旨意的重臣,親自授予了王敬武節度使的權力,以示嘉獎。而王敬武也並沒有辜負朝廷的期望,他出兵勤王,為保衛唐朝的江山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朝廷又加封他為太尉、平章事,以示對他的信任和重用。
然而,天不假年,公元889年,即龍紀元年,王敬武因病去世,留下了年幼的王師範和未竟的事業。在這個關鍵時刻,三軍將士並沒有因為王師範的年幼而輕視他,反而推舉他為統帥,繼續領導平盧的軍政事務。這對於一個年僅數歲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然而,王師範並沒有被這個突如其來的重任壓垮。他雖然年幼,但卻有著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氣。他深知,要在這個亂世中立足,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勢力和盟友。於是,他開始積極拉攏各地的豪傑和士人,努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然而,就在王師範努力穩固自己地位的時候,一個背叛的陰影卻悄悄籠罩了他的頭頂。棣州刺史張蟾,這位原本應該是王師範的盟友和下屬,卻在這個時候背叛了他,不接受他的節制。這對於王師範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面對張蟾的背叛,王師範並沒有慌亂。他深知,要平息這場叛亂,就必須要有朝廷的支援。於是,他立即上表朝廷,請求派遣大軍前來平叛。然而,朝廷卻在這個時候做出了一個讓王師範意想不到的決定——他們任命崔安潛為平盧節度使,來接替王師範的位置。
這個決定對於王師範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他深知,一旦崔安潛到來,他的地位和權力都將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他堅決拒絕了朝廷的任命,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平叛。
張蟾見王師範拒絕接受朝廷的任命,便更加肆無忌憚地勾結叛軍,準備一舉消滅王師範的勢力。他迎接崔安潛到達棣州,共同商討討伐王師範的計劃。然而,他們並沒有想到,王師範並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對手。
王師範在得知張蟾和崔安潛的陰謀後,立即派遣了得力將領盧宏率軍攻打張蟾。然而,讓王師範沒有想到的是,盧宏竟然也背叛了他,與張蟾勾結在一起,假裝撤軍將要襲擊青州。這個訊息對於王師範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深知,如果讓盧宏和張蟾得逞,他的事業將毀於一旦。
在這個危急關頭,王師範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氣。他決定親自出面,用計策來穩住盧宏。他派遣重禮迎接盧宏,並對他曉以利害,動之以情。他對盧宏說:“我因為先父的緣故,被軍府推舉為統帥。但我年紀尚幼,不能勝任這個重任。如果你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