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重生當學神 第141節(第4/4 頁)
。
一系列相關論文橫空出世,就像是這兩間該死的實驗室,已經把成果整整藏了十年,然後一股腦倒出來一樣,迅猛,而且讓其他實驗室毫無反應餘地。
問題是,距離上一回井熙和她的團隊這麼刷屏,也不過才兩年不到而已。
上一次的震撼還歷歷在目,歷史再次重演,直叫行業內的人都震驚不已。
上一回是白光led和鐳射全息技術,這一回,則是深紫外光led和瞬態全息干涉計量的更多細化研究,倒是破了外界傳言,說那個叫做井熙的華國人做研究沒有定性,喜歡跳來跳去的傳聞。
很明顯,她的成果和上一回是一脈相承,除了出成果的時間過短,倒也沒有那麼叫人難以接受了。
問題是,這對a□□l實驗室,卻是不折不扣的噩耗。
這些論文並沒有透露出深紫外光刻機的核心技術,但是明眼的業內人都能看出來,深紫外光刻機的問世,也不過就是時間問題。
而且不是三年四年,更可能的時間維度,應該是半年,甚至幾個月。
要不然,他們不可能把這些成果都大大方方的擺出來——到了這時候,沒有人會覺得那個華國人是傻子,除非他自己就是一個傻瓜。
原本信心滿滿的a□□l實驗室研究員驚恐的發現,他們的進度,似乎已經遠遠落後於他們原來壓根看不起的那群人了。
當前第一步當然是儘快消化對方的論文,而面對上面的催促,研究員也只能磕磕巴巴的說:“兩年……頂多一年,靠著這些論文,我們應該能大幅提升研究進度,也能更快做出原型機。”
但是,他並不敢正面回答更直白的問題:對方的原型機大概需要多久做出來。
在心裡,他,還有更多人隱隱懷疑,或許,那臺該死的,鬼知道進度為什麼會這麼快的原型機,很快就要問世了。
他們的預感沒有錯。
第一臺深紫外光刻機,如今已經安靜的躺在dawn的晶片廠裡,金屬外殼散發著明亮而冰冷的光芒。
那是一種極致的工業之美。
“機床其他部分的配合還不夠完美,所以影響了精度,”蔣芸很遺憾的抱怨道,“要想把製程縮小到200奈米以內,大概還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這已經很好了,”井熙抬起眼,看著這臺比u-03魁梧了不少的大傢伙,這臺新的深紫外光刻機依然延續了之前的命名習慣,被稱為uv-01,“國內的精密機械製造的缺口還有些大,能夠做出263奈米的機器,已經很出乎我的預料了。”
比起向更小尺寸的奈米制程發起衝鋒,擴大圓晶級矽片的面積,增加單塊晶片裡整合的電晶體數量,倒顯得容易得多。
之前的四英寸圓晶即將成為歷史,她們生產的u-03已經把圓晶尺寸增加到六英寸,而這臺uv-01,更是能用遠遠超出時代的八英寸圓晶生產晶片。
圓晶越大,技術難度越高,生產成本也越低,對本來就成本高企,產量受限的晶片企業來說,簡直就是碾壓級別的優勢。
“這臺機器準備往外賣了嗎?”說話的是dawn在米國僱傭的一個華裔銷售經理,聽說總公司又有新的樣機問世,他特意坐洲際航班趕了過來,也第一時間見識到了這架擁有跨時代意義的新機器。
“它將讓我們的對手都瑟瑟發抖,”這個銷售經理信心滿滿的說,“如果產量足夠的話。”
是的,最大的約束還不是技術,而是產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