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電燈下的悟道(第1/5 頁)
淳于越當即拿出紙筆,將自家的感悟寫了下來。
“昔年聖人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前者可為五帝時期大同之治,後者可為三代之英小康之治。”
儒家的大同之治,是五帝堯舜公天下禪讓制的時期。
小康之治則是夏商周三代傑出君王時期,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
“然......今時不同於往日。”
“今秦地數千裡,百姓數以千萬計。”
“此前吾常言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實則不然......”
“今土地百姓之數,十倍百倍於往日。”
“是故儒學難見成效,不被諸侯所用。”
“全賴於天下百姓睏乏,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君子理應重義輕生。”
“然今天下黔首百姓卻重生輕義。”
“此實非黔首之過也,若不能生,又如何能知禮儀,曉道德?”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聖人之道,在於民。”
“民為先,道德為後。”
“故先有民之生,而後有民之道德。”
“道德禮儀在乎於心,亦在乎於民。”
“無分先後,無分你我。”
......
淳于越靈感迸發,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
大體上就是論述為什麼如今儒學沒落,不受君王所重視。
昔年五帝時期,國土全在河洛一帶,百姓只有數十萬。
自然更容易推行道德禮治,所以能夠天下大同。
畢竟天下也就那麼大,君王又能夠身體力行以德行感化百姓。
然而如今國土廣闊,百姓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再想用堯舜之治,實在還是太過艱難。
這需要整個國家上下一心。
所以,才難以重回堯舜之治。
若是進行大批的分封,倒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此問題。
不過卻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諸侯實力強大後出現反意。
身為儒生,淳于越很久以前其實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了。
甚至李斯經常拿此事來說儒家分封不可取。
但是淳于越卻對此選擇視而不見。
因為以前的他認為諸侯反叛,那是諸侯不道德。
只要道德水平夠高,自然就不會反叛。
周朝之所以覆滅,還是因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如今他不這麼想了。
淳于越認為,這全是因為一個字,那就是——利。
諸侯反叛,不只是他們沒有道德。
更重要的是,他們強大之後出現了更大的慾望。
而這個慾望一旦超過了他們的道德,他們便會心生反意。
為什麼以前的諸侯,沒有反叛呢?
淳于越認為,那是因為以前的生活困苦,所以大家的道德都很高。
就像五帝時期,人們的物質匱乏。
帝王雖然地位高貴,但是生活同樣也十分辛苦。
需要帶領族人們面對各種災禍,解決各種問題。
高貴的地位和付出的代價,是相輔相成的。
想要地位高貴,想要天下共主,那你就需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而且這高貴的地位所帶來的,也就只是一個地位,而沒有太多的物質享受。
但是如今卻不一樣了,過去了千百年。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