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帝國(九)(第2/3 頁)
,與前朝後朝不同,宋朝並不抑制土地兼併,而是鼓勵工商,即便是百姓沒了土地,也可以去經商,大大緩解了土地兼併帶來的惡果,宋亡不在於土地兼併,而在於重文輕武,但是其鼓勵工商業這一點確實值得借鑑的。
至於大萌帝國的滅亡,除了小冰河紀這個原因之外,土地兼併定然是佔了其中一定分量的。
在明朝,皇帝設定皇莊,諸侯王本身就是大地主,就連太監也有自己的土地,連皇帝都帶頭兼併土地,大明帝國的土地兼併情況可見一般,即便是猛人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全國範圍內清查土地。
結果是這兩次都失敗了。
而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便是攤丁入畝。
所謂攤丁入畝便是將丁銀攤入田賦徵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所以無地的農民和其他勞動者擺脫了千百年來的丁役負擔;地主的賦稅負擔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緩和了土地兼併;而少地農民的負擔則相對減輕。
同時,政府也放鬆了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有利於調動廣大農民和其他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產的進步。
明代行一條鞭法,清代繼續施行,部分丁銀攤入田畝徵收,部分丁銀按人丁徵收。
到乾隆時通行全國,攤丁入畝後,地丁合一,丁銀和田賦統一以田畝為徵稅物件,簡化了稅收和稽徵手續。
“攤丁入畝”對土地兼併的抑制,使大量自耕農生存下來,為清朝的統治注入了強心劑。
可惜野豬皮早在入關之初,他們的皇室、貴戚和大大小小的官吏就瘋狂地圈佔漢人土地,土地兼併由此一發而不可遏止。
後來隨著地主經濟的復甦,他們對土地的兼併更加狂妄之極。或購買、或奏討、或投獻,手段多種多樣。
而這些也是直接爆發太平天國起義的原因。
結合唐宋明清抑制土地兼併的的政策,再結合現今魏國的國情,曹衝的話也是說出來了。
“若想長久長久解決土地兼併,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便是均田制與攤丁入畝相結合,所謂均田制與攤丁入畝,便是”
曹衝向曹老闆解釋了攤丁入畝與均田制,後者的眼睛馬上亮了起來,
“第二,不再抑制商業,反而鼓勵工商,即便是土地真的兼併了,百姓不至於無事可做,無飯可吃。”
這一點,借鑑的是宋朝。
曹衝輕輕看了曹老闆一眼,繼續說道:“第三點,大興教化,完善科舉制,提倡儒家六藝、格物致知、有教無類等思想。”
曹操點了點頭,揮手道:“你繼續說罷。”
“第四點,定下法典。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庸之道”等優秀的諸子百家理論凝練成一部法典,其中寫下關於抑制土地兼併的法令。”
這樣有個好處,可以拉攏儒家士子,籠絡人心。
同時可以為後代子孫與時俱進、改革做下理論基礎,不會讓日後固步自封。
“第五點,興水利,鼓勵荒田開墾。”
曹衝這時候偷偷看了曹老闆一眼,後面的一句話才說出來。
“最後一點,便是對外征服!”
沒錯,曹衝大費口舌,主要便是為了這最後一點。
土地兼併的本質便是大地主佔有了土地,而農民沒有土地,便吃不飽飯要餓肚子,於是便成為社會上最動盪的成分,若是有人在此時吼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能就會爆發農名起義出來。
若魏國對外征服,將魏國的內在壓力傾瀉在別國身上,所謂土地兼併的問題也無從談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