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二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1/4 頁)
既要又要。
對於現在的魏國來說,其實是可以辦到的。
但是
分兵本就是兵家大忌。
之前曹丕出征的時候,便陷入了兩面交戰的窘境,魏國前幾年戰事不利,便與此有關。
曹丕在回到洛陽之後,也是總結了經驗教訓。
能不分兵,最好就不要分兵。
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不若大王調睢陽機動兵力,先朝著壽春而去?壽春距離吳國近一些,若是吳國有變動,三日之內,便可馳援吳國。”
三日?
但三日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變數還是太大了。
曹丕目光遊移不定。
照理說曹丕現在正處於壯年之時,但是臉上卻已經是開始浮現蒼白之色了。
身形也是日漸消瘦,不似數年前的那般魁梧了。
自己身體抱恙,曹丕自然清楚。
這種情況與他夙興夜寐的處理國事,時常擔憂漢國起勢脫不開干係。
當然
好美色與生活習慣不好,那也是脫不開干係的。
“差一使者,去見吳王,若是其願意獻上合肥,朕當即出兵五萬,前去求援吳國!”
要想我魏國救援,怎麼也得給點好處罷?
想要白嫖?
沒門?
“同時,調睢陽之兵一萬,移師壽春,以待變時!”
不管怎麼說.
合肥他肯定是要拿下來的。
區別是吳國送給他,還是他自己拿回來。
至於吳國
能保就保。
若是其不識趣,那便和漢國一道,瓜分吳國嗎,那也不是不可以。
這天下三國鼎立,國還是太多了。
將這老六先消滅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接下來的十日時間裡面。
漢吳之間,都很是平靜。
雙方並沒有什麼磨擦。
只有小規模的斥候之間的遭遇戰。
吳軍在舔舐傷口,整頓軍備,聚攏吳國之地的精銳步卒。
而漢軍則是在休養生息,同時將吃下去的肉給消化好了。
此刻在尋陽的太子行宮之中。
劉禪端坐在書房之上,手上則是各地轉送來的訊息。
佔據了尋陽,自然是要蒐集當地情報,而吳國的動作,早有間軍司間諜前去搜集情報了。
“看來這孫權打仗雖然不太行,但是治理地方,倒還是有一手的。”
劉禪拿著手上的文冊,細細的端詳起來。
心中對於吳國的經濟形勢,也有更多的瞭解了。
三國之中,要論國家經濟,最好的自然就是魏國了。
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後,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
因此,曹操設定田官於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做成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境況。
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採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向穩定,終達至「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蜀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
東漢末年,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用以寬制寬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因而減低稅收。
自劉備佔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採用閉關息民,務農殖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