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4 頁)
(景帝)以太中大夫周仁為郎中令,張歐為廷尉,楚元王子平陸侯禮為宗正,中大夫晁錯為左內史。
——《資治通鑑·漢紀七》
漢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年)八月,由於丞相張蒼常年因病閉門不出,根本無法署理政務,丞相府事務日漸荒廢,漢文帝只好將張蒼罷免。漢文帝原本想任命皇后竇氏的弟弟竇廣國為丞相,雖然竇廣國很有才能,而且品德也不錯,但經過多番考慮之後,漢文帝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雖說彼時漢文帝已經大權在握,功勳大臣勢力已經急劇萎縮,但當年由於周勃、灌嬰等大臣的堅決反對,皇后竇氏的兄弟,即竇長君和竇廣國從未入朝為官,毫無資歷的他們很難鎮服群臣。
與此同時,由於呂氏外戚這個前車之鑑,漢文帝也擔心重用外戚,會引起朝野大臣的警惕,導致力量已經分散的功勳大臣再度聯手,再加上外戚崛起帶來的風險,漢文帝最終還是放棄了任用外戚出身的竇廣國,選擇了從老臣中挑選丞相人選。
此時,距離西漢開國已經過去了四十年,當年跟隨劉邦打天下的老臣大部分都已經去世,僅剩的開國大臣之中,或因年老體衰,很難承擔丞相的重任;或因從未擔任官職,缺乏治國理政的能力。
經過一番權衡,漢文帝最終選擇了以御史大夫申屠嘉接任丞相一職。
申屠嘉是睢陽人,雖然很早便跟隨了劉邦,但戰功極為有限,西漢立國時也僅是隊率(小隊長),後因跟隨劉邦平定英布叛亂,才得以因功升任都尉,又在惠帝時升任淮陽郡守。雖然申屠嘉與周勃、陳平、灌嬰等功勳大臣沒法比,但隨著這些功勳大臣的去世,他的資歷優勢便凸顯了出來。
漢文帝即位之後,為了鞏固皇位,遍賞群臣,為此將那些曾經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年俸兩千石的在職官員,一律賜予關內侯的爵位,前後共有二十四人獲封,其中便包括申屠嘉,獲封食邑五百戶。之後,御史大夫張蒼升任丞相,申屠嘉也得以憑藉資歷升任御史大夫。
申屠嘉出任丞相後,漢文帝又以開國功臣、開封侯陶舍之子陶青接任了御史大夫一職。陶青雖然資歷不深,但其父陶舍卻不是個簡單人物。
當年,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後,陶舍曾在九江王英布手下任太宰,劉邦派隨何策反英布時,正是陶舍接待的隨何。
英布叛歸劉邦後,陶舍亦投入劉邦麾下,自此對劉邦忠心耿耿。“垓下之戰”後,陶舍以軍功被任命為右司馬,跟隨劉邦馳入韓信軍中,奪取了韓信兵權,並參與擁立劉邦為帝。劉邦稱帝后,陶舍被拜為中尉,率領中尉衛直接負責劉邦的安全。
此後,在劉邦率兵平定燕王臧荼和徹侯利己的叛亂時,陶舍始終護持左右,而且負責監視楚王韓信的密探也皆由其負責,後楚國密探上奏朝廷韓信有謀反跡象,正是陶舍立即將此訊息告知了劉邦,並直接參與了在陳縣抓捕韓信的行動。
韓王信勾結匈奴反叛後,他又跟隨劉邦出征討伐,在劉邦遭遇“白登之圍”時,陶舍不僅擔負著護衛職責,還曾與陳平一起深入匈奴大營,收買冒頓單于的閼氏和各部貴族,最終成功使得劉邦脫困。之後,陶舍又與劉敬一起前往匈奴,促成漢匈和親。
趙相貫高圖謀刺殺劉邦事件發生後,又是陶舍破獲了貫高刺殺集團。
陳豨叛亂之後,陶舍又率領中尉衛跟隨劉邦前去平叛,面對敵軍射來的箭矢,陶舍毫無畏懼,用自己的身體擋在了劉邦身前,以致胸部中箭,雖然劉邦命人極力搶救,但陶舍還是因傷勢過重在數月後去世。劉邦念其功績,追封陶舍為開封侯。
漢文帝駕崩之後,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
景帝即位之初,為了穩固統治,對外派御史大夫陶青前往匈奴恢復和親,維持與匈奴相對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