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西漢公元前多少年 > 第81章 叛亂餘波

第81章 叛亂餘波(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剛成大將軍,就要遠征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兒臣接管了!萬代帝皇三國:我和賈詡禍害曹操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無敵世子在下首席謀士,只是有點缺德官途權傾天下開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喚三千玄甲隨波逐遊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天幕:開局盤點大兵團作戰從縣令到稱帝!三國開局先苟住爆兵重活劍仙哥哥帶我殺瘋了斷絕關係後,偏心王府悔不當初天災年,我囤養了古代女將軍史上最強紈絝,被迫一統天下我成並肩王,你知道後悔了?殿下別作死了

徙淮陽王餘為魯王;南王非為江都王,王故吳地;立宗正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勝為中山王。

——《資治通鑑·漢紀》

早在漢文帝時,晁錯便已經提出了“削藩”的建議,但漢文帝卻始終認為時機不夠成熟,因此並未貿然進行削藩,而是採用賈誼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策略,以相對柔和的方式,不斷削弱諸侯國的實力。

晁錯此人,雖然才能出眾,但處事卻太過急於求成,在漢景帝即位之後,他憑藉著皇帝的對自己的寵幸,不僅先後更改法令三十餘條,而且又利用漢景帝與吳王劉濞之間的矛盾,重提削藩之事,結果不僅將自己推到了滿朝文武的對立面,最終導致被殺,更是差點將西漢王朝推到了深淵。

再說漢景帝,彼時的他雖然已經年過三十,但缺乏執政經驗的他,並未意識到由於父親漢文帝大肆提拔寒門子弟,引發的功勳集團不滿,即位之後便大肆提拔東宮舊部,專寵於晁錯等人,最終導致了文帝朝舊臣和功勳集團的聯手逼宮。

而在削藩問題上,漢景帝因為急於證明自己,與晁錯一樣,顯得太過操之過急,他雖然也意識到了削藩會引發諸侯王叛亂,相應的做出了一定佈置,但準備顯然不夠充分,以至於叛亂爆發之後,朝廷一度陷入危局,幸有梁王劉武拼上全部家當,將叛軍擋在了梁國以東,這才避免了叛軍威脅關中。

“七國之亂”雖然僅僅持續了三個月便被平定,但給西漢王朝帶來的衝擊卻十分巨大,尤其是剛剛即位數年的漢景帝,經歷了這次事件的衝擊,他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施政方略,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過急躁了。

正因如此,在叛亂平定之後,漢景帝一改當初的強硬態度,對諸侯王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安撫,除了直接參與叛亂的吳王劉濞、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闢光、趙王劉遂和吳王劉戊身死國除之外,漢景帝並未對其他諸侯王進行懲處,並一定程度展現了自己仁慈。

例如楚王劉戊雖然也參與了叛亂,但當其兵敗身死之後,其家人便匆忙將劉戊葬入了徐州獅子山的楚王陵。因此,在叛亂平定之後,漢景帝非但沒有過多的追究他的罪責,反而同意了按照諸侯王的規格,將其葬在尚未竣工的王陵之中。

又如齊王劉將閭,鑑於他並未起兵叛亂,並堅守臨淄抵抗齊地叛軍數月,漢景帝並未追究他參與叛亂密謀,以及與叛軍私下聯絡的罪名,反而在劉將閭服毒自盡後,將他的太子劉壽立為了齊王,使其繼續統治齊國。

當初,在齊地叛亂被平定,膠西王劉卬等人或戰死、或自盡的情況下,當初陰謀參與叛亂,但因被郎中令囚禁而未能起兵的濟北王劉志,自知罪責難逃,便也打算以自己來保全自己的妻子兒女。

見狀,齊人公孫玃連忙上前勸阻,對劉志說道,“我願意替大王去遊說梁王,透過他向皇上求情,若是成功,大王便不用死了;若是失敗,大王再死也不晚。”

如果能夠活命,誰又願意去死呢?劉志也知道,梁王劉戊在漢景帝和竇太后面前十分受寵,前段時間京城還傳出皇帝打算在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他的流言,若是有梁王出面求情,說不定事情真有轉機。想到此處,劉志便暫時放棄了尋死的念頭,派公孫玃前往梁國。

公孫玃見到梁王劉武后,說道,“濟北國東臨強大的齊國,南面連線著吳國和楚國,北面又受到燕國和趙國的威脅,四面受敵,隨時面臨著被瓜分的局面。濟北王權謀不足以自守,實力又不足以禦敵,當初之所以答應叛亂,並非出於本意,乃是形勢所迫而已。

如果當初濟北王拒絕叛亂,那麼吳王就會先攻打濟北國,然後與燕趙連成一片。如今濟北國固守臣節不歸降吳王,使得吳國失去盟友而只能獨自向西用兵,濟北王已經算是恪盡職守、

目錄
西漢: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