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豪記者釋出會(第3/4 頁)
也已經超過了2萬人。
第三個資料,我們英豪公司的董事長現在正在燈塔,註冊組建一個新的電子科技集團,已經燈塔的RcA、INtEL、摩托羅拉等著名科技公司達成了諸多的合作。
這個集團的投資金額,高達5億美元,資金已經全部到位了,全部來自我們英豪的自有資金。
第四個資料,英豪的現金非常充裕,幾乎沒有什麼負債,在貸款方面,只有去年從滙豐銀行做了一筆20億港幣的長期貸款,用於一些大型科技工廠的建設。
另外我們還獲得了渣打、花旗等大型銀行20億港幣的授信額度,只是這些額度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動用過。
我想這些資料,已經足以證明英豪有足夠的實力,為香江民眾提供良好的移動通訊服務。”
這個記者釋出會的內容,到這裡,其實早就歪樓了。原本這些記者,都是奔著香江電話公司併購傳聞來的。
沒想到陳兵直接丟擲了移動通訊服務的話題,還公佈了英豪公司如此重要的財務資料,也使這個釋出會的議題,不知不覺就被帶偏了。
不過還是有記者更關注這個併購本身,把問題又拉了回來。
“陳總經理,我是bbc駐香江的記者,請問您要收購香江電話,有沒有想過被拒絕的可能?如果被拒絕了,英豪會在資本市場上發起惡意強制收購嗎?”
說好的每個記者只能問一個問題,bbc的記者卻直接問了兩個,而且明顯提問的角度,並不善意。
“您這已經是兩個問題,還請後面的記者朋友們注意,還是不要破壞規矩。”陳兵先是小小的給了一個告誡,才回答提問。
“怡和是香江最有影響力的商業集團,也是英豪的學習榜樣,我們這次向怡和提出的只是意向性的詢問,是抱著極大的善意來尋求雙方的合作的。
英豪的主要精力一直都是放在技術和業務上,對於資本市場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到現在為止,我們英豪還沒有一家上市的公司。
我們對於在資本市場上,進行惡意強制收購併沒有興趣,我們尋求收購香江電話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更快的推進移動通訊服務。
我們非常尊重怡和集團,希望能夠與怡和集團達成的是友好的業務合作。我們之前請商業前輩帶去的意向,也只是一個合作的邀請,至於後續的發展情況,還需要雙方的友好交流。
實話說,我也不知道這個訊息,今天怎麼就被突然披露到了媒體之上。
香江電話公司是經營基礎公眾服務的公開上市公司,我能夠理解大家對這個話題的敏感。
但是,我暫時也沒有辦法就這個事情給出更多的資訊,畢竟到現在為止,我們和怡和還沒有進行過任何方式的正式接觸,你們現在想要挖掘更深入的新聞,實在是有些太早了。
不過大家放心,如果後續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我們一定會及時的向諸位媒體朋友和公眾進行通報。”
陳兵的回答,讓下面的記者們略有些失望,媒體是喜歡大新聞的,也喜歡報道那種針鋒相對的商業競爭,因為這些內容,才能更容易吸引讀者的眼球。
不過陳兵的回答,也讓這些記者明白,在就這個可能的併購案本身去挖掘,能夠挖掘到的新聞內容已經很少了。
雙方都沒有見面那,而且兩方披露的資訊都很溫和,並沒有什麼針鋒相對的態度,與其在併購案上進行諸多的猜測,不如多挖挖背景新聞。
尤其是英豪要在香江推出移動通訊業務,這個事情的新聞價值,甚至還要在併購案之上。
畢竟此時的香江電話,股市上的市值也只有不到10億港幣,在香江商界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大。
後續記者再提的問題,又回到了英豪公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