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同時試點移動通訊和網路通訊服務(第2/5 頁)
在內地讀書的時候,就是在首都郵電大學,這可是郵電口的直屬院校,當初陳兵去香江的那個留學名額,其實就是郵電口爭取來的,只不過最後落到了陳兵的個人頭上。
如果陳兵沒有在香江創立英豪,按照內地的慣例,他回到內地之後,就會直接被分配到郵電口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郵電口算是陳兵真正的出身之地。只不過陳兵現在成就太大了,當初的那些幫助,已經不夠拿到名面上來提了。但這絲香火情卻是永遠不會斷的。
而且英豪一直以來,與郵電的合作就不少,從無線尋呼業務、到固話的程控交換機,郵電都是英豪的第一大客戶。
英豪自從設立了通訊實驗室,與內地郵電的合作就極為密切,英豪的通訊實驗室裡的技術人員,其實有很大的部分都是來自內地的郵電部門。
正是因為有這些淵源,內地郵電每次與陳兵進行直接接觸,進行重大的合作洽談的時候,都會打這種親情牌,都已經快成為傳統了。
兩年之前,英豪剛剛開始與內地合作的時候,郵電的第一副巡撫就親自到了特區去進行調研考察,那個時候這位第一副巡撫就帶上了首都郵電的陳副校長。
陳兵對於郵電口一直在打這種親情牌的心思,其實也蠻能理解的,實在是郵電口,能夠在談判中拿出的正式籌碼太少了。
進入了現代社會,電信服務已經與水、電供應一樣,成為了基礎的社會服務,不把電信這種基礎設施建好,想要經濟高速發展更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歷史上,80、90年代內地的電信技術,其實是與國際水平,差距十分明顯的領域。
這個時期,內地的電信發展,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的技術和裝置,直到新世紀前後,內地“巨、大、中、華”幾個通訊裝置企業崛起,內地的電信技術才開始逐步實現自主。
歷史上,沒有自主的技術供應能力,內地80年代的電信市場,幾乎就是任由進口裝置縱橫馳騁的。
內地對於電信這種基礎服務的需求剛性,使得內地的電信即使是唯一的買方,也沒有什麼談判的籌碼,形成了“八國九制”的尷尬局面。
這一世,陳兵的亂入,在將那些國際巨頭驅逐出內地電信市場的同時,英豪自己也取代了這些國際巨頭,成為了內地電信裝置的壟斷供應商。
相比於歷史上那些國際巨頭,陳兵掌控的英豪,對內地的態度,自然是友好多了,不但願意向內地轉讓各種技術,在裝置報價方面,也遠比那些國際巨頭溫柔了許多。
但這種溫柔,也只是相對的,英豪壟斷了內地的電信裝置供應,不僅帶來了大量的營收,也賺取了大額的利潤。
英豪的研發人員、銷售人員許多都是出身內地的,郵電口其實對於英豪的利潤有多高,一直心知肚明。
不管雙方的合作有多麼密切,關係多麼親密,但有一點事實,是無法改變的,英豪在電信裝置上,賺取的每一分利潤,其實都是內地電信投資成本的增加。
即使英豪相對與那些國際巨頭,已經溫柔了許多,但被英豪賺走了這麼多的利潤,依然是讓內地的郵電口,覺得血淋淋的。
這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絲毫沒有議價能力的局面,自然是很不好受的。
郵電愛打親情牌,其實也是無奈之舉,沒有議價能力,只能委婉的提醒英豪,“都是自己人,您下刀子輕一點。”
對此陳兵也只能笑呵呵的,一面表現的親如一家人,一面該下刀子還得下。
英豪一直是憑藉技術優勢在打天下,但這種打法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做支撐,研發資金哪裡來?自然是從利潤中來。
這就像要開一個飯館或卡拉oK一樣,親戚朋友來了,最多給打個折,送個菜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