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漢卡與拼音輸入法(第2/4 頁)
“陳秘書,馬上組織人,把這些說明書重新用簡體字列印出來,裝訂成冊,並裝入那些電腦包裝裡,香江商人的這種服務意識,很值得我們學習。記得,簡體說明書,要註明是我們特區政府進行轉換印刷的。”
陳秘書此時正在整理地上的箱子,他跟隨張知府很久了,沒那麼拘束,聽到張知府的吩咐,馬上向他抬手比了個大拇指,意思是“還是你老高。”
張知府被小小拍了個馬屁,心情頗為愉悅,有翻看起隨機贈送的幾套軟盤,軟盤裡都是程式軟體。
蘋果的Apple doS之外,還有專門處理表格的Visicalc、專門用於文書處理的wordStar。而另外三張軟盤,居然是英豪遊戲的三款電腦遊戲,這多少讓張知府有點哭笑不得。
翻看過這些常規配件之外,張知府才拿起那盒標註為漢卡的配件,拆開包裝,看到裡面有一張擴充套件卡,一張配套驅動軟盤,和一份說明書。
對於陌生的器件,當然是先看說明書了。懷著一絲好奇,張知府開啟了說明書,他一時沒有注意到的是,這本說明書居然是用簡體字印刷。
說明書開篇名義,首先要說明這個配件的用途和功能。只是看了這個簡單的功能說明部分,張知府的心情就從好奇轉變成了震撼,這居然是一套用於支援漢字的專用部件。
張知府臉色嚴肅了起來,嘴裡喃喃自語“漢卡、漢卡,原來是專門用來輸入漢字的,所以才叫漢卡。”
後世的人大部分沒有見過漢卡,90後很多人甚至可能連這個東西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但漢卡在中國的電腦史上其實曾經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腦技術一直是燈塔國的領先科技,大部分電腦相關的基礎技術,都是燈塔國率先研發出來的,因此電腦使用的基礎語言,就是英語。
這個時代,中文區經濟落後,還沒有人專門針對中文區市場推出產品,而中文區的使用者,想要使用電腦,最起碼的要求就是有一定的英文基礎。
中文區電腦開始普及之初,這種狀況極大的限制了電腦的使用範圍,才開始出現對電腦進行漢化的巨大需求。
內地的第一塊漢卡,是中科院計算所開發的,而這塊漢卡也成為那個著名的良心公司的起家產品。
內地早期的It從業者,很多都是從漢卡起步的,包括巨人的史大柱,小米的雷布斯,起家之時首先想到的也是漢卡。
而另一家內地早期It旗幟企業,四通集團,雖然做的不是漢卡,卻是中文打字機,雖然產品的外形和功能有差異,但核心其實是很接近的。
後來研發出國產辦公軟體wpS的求伯軍,辭職下海之後,也是先到了四通集團,此後才加入金山,研發wpS。
可以說,內地It產業的第一次獨立發展浪潮,基本就是圍繞電腦的漢化需求展開的,也正是這一個發展浪潮,培養出了中國的第一代It人。
只不過,隨著電腦硬體水平的提升和內地市場的擴大,微軟公司後來的電腦系統,已經直接內建了漢化功能,從而徹底斷去了漢卡生存的根基,使得這個重要的內地產品成為了一款被人遺忘的過渡性產品。
陳兵對這段歷史自然非常瞭解,既然要以中文區作為根基市場,陳兵自然不會忘記這款最重要的過渡產品。
香江研發中心的技術人才一直沒有到位,對電腦的系統性研發進度有所耽擱,但漢卡這種簡單的擴張卡,陳兵自己就能搞定,根本不需要等待更多技術人員到位。
漢卡從技術上實際並不複雜,主要是儲存一箇中文字型檔,再配套一箇中文輸入法。
此時的中文輸入法已經出現了,早在1976年,寶島的朱邦復先生就發明了倉頡輸入法,這也是繁體中文後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