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做銷售,就是要獎金刺激(第1/4 頁)
80年代的內地技術人才本就十分缺乏,首都的技術人才圈子也並不大,英豪公司這半年多來,透過部委抽調了很多技術人才去特區,是這個圈子裡一件極受關注的大事。
尤其是英豪公司研發的漢卡,被計算機總局分配給各科研單位和院所之後,幾乎首都圈能夠接觸到計算機的人,都聽說過這家合資公司。
漢卡是計算機的配件,使用量有限,商業價值不大。但這個漢卡,對於國內研發人員提供的便利性,卻不容忽視。
可以說一個漢卡的配發,已經幫助英豪公司在技術人才中做了一個極有針對性的廣告。雖然英豪公司雖然沒有在國內開展業務,但已經在國內打響了名聲。
而這些被調到特區的研發人才,陸續傳回的各種資訊,在這個小圈子更是廣為傳播。
那個時代,國內的物質條件實在是太缺乏,很多技術人才都因此,遇到了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
英豪公司對於技術人才,給出的待遇和科研條件之好,早就惹得很多人心裡騷動了起來。如果,英豪公司需要再次公開招納人才,肯定會有人想盡辦法,主動來投。
王緝志與王安時已經相識多年了,當年兩人是一起下放勞動,共同經歷過艱苦的歲月,兩人私交相當不錯。
王緝志去了特區的英豪科技,並在帶領一個科研團隊,王安時也早就知道,也很替朋友高興。
只是當時通訊不便,王緝志南下特區後,兩人並沒有太多的聯絡。
突然接到王緝志的電話,聽說王緝志代表英豪公司要招攬自己,實話說,王安時當時就有些心動了。
不過王安時並沒有馬上答應,向王緝志打聽了很多英豪公司的情況後,王安時提出要南下特區,與英豪公司的老闆當面交流。
王安時畢業於滬海交大,比王緝志年紀略大,落實政策回到首都之後,在中科院負責裝置採購,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和西方市場經濟有直接接觸的群體。
此時的王安時已經46歲了,前半生的經歷可謂頗為豐富。回到首都後,他能夠負責中科院的裝置採購,可不是王緝志這種單純的學者,而是“人精”般的存在。
王安時行政級別不低,又負責的是裝置採購,在單位可以算是實權在握,雖然接觸海外資訊多了之後,內心早有躁動,但仍然習慣於謀定而後動。
王安時是50年代的大學生,絕對也算是技術人才,只不過他搞的工作,不是科研,而是更偏向管理。與搞科研更多與裝置打交道不同,搞管理更多的是與人打交道。
英豪公司名聲不小,待遇不錯,王安時當然知道,這次邀請是不錯的機會,但是否真的答應這次招攬,還是要先對英豪公司的老闆進行深入的瞭解。
很快,王安時就到了特區,英豪公司要招攬這個人才,在接待工作上做的很細緻,從接站、安排住宿、伙食都有人在專門陪同。
不過這種程度的接待,王安時見到的並不少,還不足以打動他,關鍵還是要看看英豪公司的老闆是什麼樣的人,雙方是否能夠相處愉快。
在特區盤桓休息了一天,王安時就很快被接到了香江,在辦公室內與陳兵和李世豪見上了面。
雖然早就知道英豪公司的股東李世豪和技術總監陳兵還是學生,但驟然看到這兩張年輕的臉,王安時心裡難免一時有些恍惚。
李世豪和陳兵一起創業已經一年半了,這一年半他一直頂著英豪公司執行董事的頭銜,被樹在臺前,經歷多了,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懵懂的學生,而是頗有了一副少年英傑的架勢。
一番寒暄客氣之後,正式進入話題,習慣性的由李世豪開始主導“
王先生,我們英豪公司以前的業務,都是在燈塔、霓虹等市場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