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將bh打造成基礎技術整合平臺與輸送渠道(第2/5 頁)
是在80年代,甚至可以戲稱“三條腿的凳子”只要造出來,都能賣的出去。
在這種背景之下,絕大多數的企業,有了盈利之後,並不會把大量資金,都投入到回報週期漫長的技術研發中去,而是更願意快速的擴大生產規模,擴大市場佔有率,這才是市場經濟下,追逐利潤的常態。
內地改開的前三十年,經濟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的過程之中。這種經濟高速增長,換一箇中性的說法,就是經濟規模在不斷的快速膨脹。
企業要跟上這種市場規模膨脹,資金自然是更多的投入到生產部門、銷售部門,而不是研發部門。
企業的發展,依靠簡單的擴大規模肯定是不行的,肯定需要不斷的提升技術水平,但自主技術研發的週期太長,回報慢,風險大,那麼技術水平要提升怎麼辦?答案就是從西方,進行技術引進。
在現實當中,大聲疾呼要投入基礎研發的,往往是那些科學技術人員,而不是企業的經營者。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邏輯,大量引進成熟的先進技術,快速轉化成生產能力,才是縮短投資週期,加速經濟發展的捷徑。
網際網路時代,很多大型公司都會進行大手筆的併購交易,給出的價格甚至讓人感覺嗔目結舌,其實就是這種邏輯的另一種表現形勢。
這種捷徑是符合資本邏輯的,在內地經濟的快速崛起過程中,也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然而,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走捷徑是要付出很多隱形代價的。
就象很多武俠小說中描寫的那樣,這種依靠外力來快速提升功力的方式,是有後遺症的,會造成嚴重的基礎不穩,也會消耗掉長期的發展潛力。
這種走捷徑的代價,在電子領域其實表現的更為突出,如果仔細去分析內地電子產業的產業結構,就會發現,整個內地電子產業,呈現出了一個很明顯的到三角結構。
越是向電子下游終端產品靠近,相關的產業規模就越大,越是向上遊基礎領域靠近,相關的產業規模就開始急速的縮小。
這是一個非常不平衡的結構,脆弱的上游供應能力,其實根本無法支撐,下游那麼大的規模,只能依靠大量的元器件、裝置進口,來維持和支撐這種非常脆弱的結構。
從很大程度上,內地電子產業的這一結構,是內地依靠廉價勞動力資源,快速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結果,也是燈塔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這種倒三角的經濟結構,是蘊含巨大風險的,就象一棟大樓一樣,下面的支撐結構很細、上面的建築卻在不斷的變粗,為了不讓建築物倒塌,就在下面臨時加上了一些支撐柱。
而且這些支撐柱並不掌握在內地之手,而是來自於海外的資源進口,或外資企業在內地建立起來的產能。
平常無風無雨的時候,這種建築也許還能夠使用,但如果遇到風雨或人家要撤回這些支撐柱,這棟建築馬上就會變成危樓。
2010年之後,內地經濟增速開始緩慢回落,過去那種外延式的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而內地的經濟規模已經足夠龐大,完成了全面工業化的基礎建設和資本積累。
以前那種捷徑走不通了,沒有了那些能夠短期收回投資的高回報專案,但資本依然在逐利,就開始陸續投向那些週期雖然長,但預期收益同樣較高的專案,就是自主的技術研發。
所謂“先求飽、再求好”,內地的企業,真正開始將大量的資本向研發進行的投入的時候,恰恰是經濟增長開始放緩之後的事情,這其實是完全合乎所謂的“經濟學”規律的。
技術研發投資的加大,意味著內地開始回過頭來,修復前期遺留的不穩定結構,不斷自己去建設新的支撐柱子,重新加固整個結構。
這個結構修復的過程,不但會陸續進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