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先把架子搭起來(第5/5 頁)
產業,逐步向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裡進行融入,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辦法。
而且在與西方廠商爭奪內地這個增量市場的同時,陳兵還可以帶領著國內半導體產業,進入其他的國際增量市場,在與那些西方廠商衝突不是那麼激烈的情況下,不斷發展壯大。
這種新的國際增量市場,其實還有很多,切入點,其實就是Ic設計。
未來幾十年,全球半導體領域,其實整體還處於高速增長的態勢,很多新的晶片應用領域會不斷的出現,例如各種通訊晶片、各種消費電子晶片、汽車電子領域等。
其實,每一個新的大型應用領域的出現,對內地的半導體產業來說,都是一個快速壯大的機會。
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內地的半導體產業基礎必須先搭建起來,而且不能落後國際水平太遠。陳兵的金手指可以是槓桿,但要讓槓桿能發揮作用,就需要內地半導體產業先建立起足夠堅固的支點。
陳兵前世雖然不是專業搞半導體的,對於半導體技術層面,沒有太多的金手指,但陳兵卻對這些新應用領域出現的時間節點很清楚,可以預先知道,向那個方向投入資源,能夠不走彎路,更快的得到回報。
因此,陳兵雖然知道要帶動內地半導體產業發展會很艱難,但他卻並不急迫。半導體是需要雄厚積累的產業,沒有足夠的積累,即使有金手指也沒有什麼用處。
與其現在想著如何與燈塔、霓虹廠商進行競爭,不如先安下心來,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增加積累。
產業競爭與技術競爭往往被放到一起說,但其實兩者完全不是一碼事,有著完全不同的底層邏輯。
技術競爭,很多時候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這種競爭很多時候,是不需要考慮成本的,也不需要考慮直接的收入回報。
技術競爭,往往比拼的是投入研發的決心,是可以依靠不計成本的持續投入來實現的,在這個方面,內地依靠舉國模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但產業競爭完全不同,產業競爭本身就是商業層面的競爭,成本和收益,才是競爭之中的核心所在,技術研發在產業競爭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除了技術要素之外,還有人力成本、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等,諸多其他的因素,也是影響最終成本和收益的重要事項。
產業競爭之中,一時的技術領先,並不是什麼最核心的優勢,否則燈塔的電子業一度領先全球,也不會被霓虹在80年代擊敗了。
歷史上,內地半導體產業之所以全面落後,恰恰是在改開之初,就走上了惡性的迴圈。
80年代,內地半導體產業,缺乏技術優勢、缺乏資本投入,甚至都沒有成型的產業鏈,國門一開,就直接被衝擊的七零八落。
而接下來的過程,就是在產業競爭弱勢之下,投資越來越謹慎,雖然907、808、909,連線嘗試了幾次,但全部都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達到既定目標,被對手也就越拉越遠。
陳兵這次讓趙平北上,在滬海投資晶片廠,就是要趁著國門未來,先把內地半導體的架子搭起來,至少在那些西方廠商殺入之前,先建立一個初具雛形的產業鏈。
如果在英豪的帶領之下,這個產業鏈的架子能夠搭起來,至少就有了一些防守能力,而英豪就有機會,帶著這個先天略有不足的產業,一點點進入良性迴圈,慢慢的長大起來。
感謝書友胖子他爹爹、、的月票支援。
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鼓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