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英豪的製程追趕(第4/6 頁)
,和佈局的領先性,我老頭子今天算是真的見識到了,難怪英豪在你的帶領下,能夠發展的這麼好。”
對於王守武的這種誇獎,陳兵倒是不用多謙虛,只是說道,“我麼也是因為一直在行業之中,有第一手的資訊,才能更早的發現端倪,進行提前的佈置。”
“這個dRAm的技術如果能夠完成轉讓,你們英豪的技術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我們現在正在談的方案,如果我們能夠承接INtEL的dRAm技術,就會建一個新的dRAm工廠,直接上6英寸、1.5微米的製程。
不過這個製程水平的技術和裝置,就會受到巴統的嚴格管制了,恐怕短期內,沒有辦法在國內設廠,只能先設到外面去。”
提到了西方的技術封鎖,猶如潑了一碰冷水,讓諸人原本有些高漲的情緒,被強制冷卻了下來。
西方對國內的各種技術限制,是由來已久的,在座的很多人,對這種限制,其實已經有些“麻木”了。
“小陳,即使這個技術暫時沒有辦法轉移到國內來,你們英豪如果能夠儘快掌握,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提升了。”周主任反過來開始安慰起陳兵。
“周伯伯,裝置和技術進不來,但我們的人卻可以過去,如果我們這個dRAm廠能夠建起來,可以從國內派工程師去工作,先把相關的工藝訣竅的都學會。
這樣不管是我們未來自己取得了裝置和技術突破,還是能夠把這些裝置引入到內地,都可以更快的形成產能,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周主任和超品交換了一下眼神,馬上肯定了陳兵的提議“是這個道理。”
不過兩人並沒有在這個上面繼續深入,畢竟現在談判才剛開始,距離英豪真正興建dRAm廠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陳兵也只是藉著這個機會,把最新的訊息與國內通一下氣,也便於雙方的動作能更加默契。
雙方在dRAm廠的問題上,交流基本是點到位置,陳兵則繼續與王守武交流。
“王伯伯,你剛剛還提到了產品和市場,其實這兩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我們英豪是在做市場化的經營,沒有市場的產品,對我們來說,價值就不大了。
我們英豪之所以敢於大規模的投資建廠,最大的底氣,其實就是因為我們自己有下游的遊戲機、計算機、通訊裝置、電視機等產品。
我們現在在生產的幾個晶片,其實都是我們自己會大量使用消耗的產品,有了我們自己的消化能力,我們就能夠保證,這些晶片生產線的開工率,維持在不錯的水平上。
我們這些晶片,不僅自己能用,在國際市場上,用量也很龐大,而且這些晶片,國內的用量也不會小。
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我們兩年新建一個晶片廠,所增加產能產量,能否滿足國內的需求增長都不一定。
就說剛剛提過的dRAm,燈塔都全線虧損了,為什麼我們敢於去找INtEL談判,購買這個產品和技術?
就是因為我們相信,我們自己生產的dRAm能夠找到足夠的市場應用來進行消化。
除了現有的幾個產品,未來我們肯定還要繼續拓寬我們的產品線,以填補我們不斷增加的晶片產能。
英豪和pbh都有半導體業務,但我和趙教授已經討論過了,英豪和pbh的定位會有明顯的差異化。
燈塔製造成本很高,pbh如果在燈塔繼續組織半導體生產,其實競爭力會很難持續提升,因此pbh會主要偏向於晶片的設計,去研發新的晶片產品。
而英豪會主要偏重晶片的規模化生產,未來pbh設計的晶片產品,都會放到英豪下屬的晶片廠來進行大規模的生產。
說到新的晶片產品,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