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心難測戰沙場,各懷籌謀鬥智勇(第1/2 頁)
當秀州的王寅、鄧元覺得知方臘遇難的噩耗,且兇手正是義軍新起之秀頗有人望的宋江後,二人久久無法平心內心的震驚與憤怒。
考慮到太子方天定以及文武官員還在杭州內城苦苦支撐,王寅決定親率主力回援,救出義軍的希望和火種。
鄧元覺正欲和王寅一同行動時,王寅突然想起前往蘇州接管宋江舊部的方傑與司行方怕是陷入了危險。畢竟王寅深知宋江貫會收攬人心,且蘇州正與揚州官軍對峙,可謂最前線,宋江大機率留有後手。
於是,兩人開始商議對策。鄧元覺主動提出前往蘇州,通知方傑和司行方當前的局勢,以防不測。王寅思慮片刻後,叮囑鄧元覺,若事不可為,大可放棄蘇州,退回秀州,只要守住秀州,他們還有翻盤的機會。否則即便王寅剿滅宋江,怕是亦難抵擋官軍南下的腳步。
鄧元覺鄭重地點了點頭,隨即輕裝啟程,日夜兼程地趕往蘇州。
與此同時,留下豹尾神和潼與喪門神沈拚並兩萬人馬駐守秀州後,王寅率領十八員戰將及八萬精銳浩浩蕩蕩地向杭州進發。
行軍數日,抵達皋亭山附近後,終遇宋軍斥候。短兵相接後,王寅安營紮寨于山腳。
雖然王寅對皋亭山的險峻地勢早有預料,但當他真正站在山腳下,仔細觀察四周的形勢時,心中依然感到十分棘手。只見山上岩石嶙峋,陡峭異常,彷彿天然的屏障;樹木蔥鬱,遮天蔽日,使得整個山體顯得更加神秘莫測。更為關鍵的是,運河從山腰處蜿蜒流過,直接流入杭州城,這使得皋亭山成為了一個水陸兩不通的險要之地。敵軍扼守此地,無疑是掐住了王寅大軍的咽喉。
面對如此困境,王寅心中雖然焦急,但他並未失去冷靜。他深知,若擱往常,他定會採取圍住皋亭山、慢慢攻伐的策略,等待敵軍露出破綻。然而,如今的情況卻不容他如此行事。太子方天定被圍困在杭州內城,生死未卜,留給王寅的時間並不多。唯有采取猛攻速戰的策略,才可儘快打破僵局。
首日,王寅便率部對皋亭山發起了狂風暴雨般的全線總攻。對於方臘遇難的訊息,王寅沒有對士卒隱瞞,畢竟此間中人皆是教眾信徒,與義軍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不用發起什麼動員,每個人都自發的開始拼命,即便不為了什麼王圖霸業,但他們家小亦都在杭州城內。若真敗了,誰也逃脫不了官軍的清算。
雙方的戰鬥異常激烈,然而這種攻防之戰,對守軍的優勢太大,宋江麾下憑藉著地形優勢和圓木滾石等防禦工具,將王寅的大軍一次次地擊退,攻守雙方間的戰損比幾乎達到了驚人的一比十。
就在宋江及守將們沾沾自喜,認為對方不可能再發起如此不智的進攻時,現實卻給了他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王寅深知目前他唯一的優勢便是兵力,守軍的防守器具終歸有用完的時候,因此一開始,王寅便打算用人命填出一條通關之路。於是皋亭山迎接了一日比一日更瘋狂的進攻,接連三日,晝夜不停。結果亦如王寅所料,戰損比每天都在減少,他們離山頂的距離肉眼可見的接近了。
宋江見狀知道再不改變策略,破關是早晚的事,於是派出使者來到王寅軍中提議鬥將。
王寅對宋江此舉心知肚明,顯然是為了拖延時間。但他看著傷兵營中哀嚎不斷計程車兵們,看著那些斷腿斷腳的兒郎們為了不拖累家人而偷偷自刎的場景,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痛。
這些士兵都是教中精銳,是他們多年積攢的家底,損失一個都讓人痛心不已,如今卻付出了這般巨大的犧牲,每每想到這些,王寅對宋江都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飲其血寢其皮。
為了減少傷亡,王寅表面同意了宋江的提議,暗地裡卻交代諸將明日不必講什麼武德,等其號令,一擁而上,全殲守軍,不要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