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北溟有魚(第1/3 頁)
蔣秋芸修煉了“養氣訣”後,很快便感受到顯著的變化。
她原本一分鐘呼吸13次,漸漸降低到每分鐘5次。
呼吸綿綿悠長,每一口氣的穿透力增強了,吸收的程度也提升了。
普通人吸入的空氣中有21為氧氣,而撥出的氣體中也有16為氧氣。換句話說,因為換氣不充分,大量的氧氣被浪費了。
經過修煉之後,氧氣的利用率大幅提升,撥出去的氣體含氧量很低,以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為主。
這樣一來,如果蔣秋芸去跑步,她可以跑得更快;如果她去潛水,可以憋更長時間;甚至在碼字的時候,因為大腦供氧量的提升,再加上手臂肌肉纖維活力的提升,碼字的速度也跟著加快。原本每小時能碼2萬2千字,進一步提升到2萬5千字。
9月25日,陸丞收到農學院朱青教授發來的eail,得知靈麥開始收割了,總共十幾塊田地,每塊田地灑下15顆靈麥種子,最終只有三塊田有收穫。那三塊田分別在諸城、日照和五蓮。其中五蓮的收成最高,總共得到280顆靈麥;另外兩處田地,都只得到200顆靈麥。
朱教授準備來年繼續種,地點除了這三個地方以外,再增加幾處試驗田。
陸丞覺得有些奇怪,因為在他的印象中,異世界每個麥穗只有四個麥粒,為啥在現代會收穫那麼多呢?
他從側面詢問:“朱教授,你在五蓮的那塊田,總共有多少麥穗,每個麥穗有幾粒靈麥?”
朱青回答:“靈麥的分櫱能力很強,在分櫱期,不僅在分櫱節處產生次生根,而且還能形成許多分櫱幼芽,分櫱芽的頂端生長錐同樣可分化出葉片和次一級的櫱芽和次生根。所以我灑下15粒靈麥的種子,最終得到100來個麥穗,平均每個穗只結出2-3粒靈麥。”
“喔,原來是這樣啊。”陸丞心想:“這就對了嘛。目前五蓮的靈氣趕不上異世界,能結出2-3粒靈麥已經算好的了。”
儘管如此,因為種子不多,要想大面積種植,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努力。
9月下旬,中國書畫院舉行了一場“2028年書畫藝術大賽”。
這場比賽是在網上舉行的。
總共900多幅畫作,以及800幅書法,全部以影片照片的形式發在網上,每一幅作品佔據一個網頁,最終評比採用大資料來評分,已經註冊的讀者每人有一票,這一票記作10分;沒註冊的讀者則以觀看字畫的時間來計分,多欣賞1分鐘加1分,最多可以計10分;但凡是中國書畫院會員,每人一票,記作100分……
評比分為初選和終選,時間總共是一個月。
蔣方成寫了一幅字發上去。他寫的是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幅字比“道可道”更富有詩情畫意。
結果比賽一開始,蔣方成便遙遙領先!
按照大資料統計,幾乎每一個讀者,只要翻到《山居秋暝》,都看了三分鐘以上,有很多人看滿了10分鐘!
很多註冊的讀者紛紛留言,對這幅書法讚不絕口,其中包括不少的書法家。
“這幅書法太美了!我的眼前彷佛出現了一幅畫,清新、幽靜、恬澹、優美,山中秋季,黃昏美景。”
“平生僅見!一場秋雨過後,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日落月出,松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
“這個‘空’字太妙了,格韻高潔,空靈澄淨。”
“動靜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靜態,清泉流溢是動態。秋山晚景之幽靜,配合浣女漁舟之喧譁。因象得趣,因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