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方孝孺,誅十族(第2/2 頁)
他父親徹底清除一批朝廷重臣。
只要朱棣不亂來,他們的子女作為開國功臣的後代,本身能力也可以,即便沒有投靠朱棣這一方,也不會成為第一波大清洗中的一具屍體。
而如今,建文帝不知所蹤,他們的後代如果還傻傻等著不動,那就開除族籍吧。
朱元璋點點頭,他現在可是經歷了胡惟庸事件的,同黨當然是要殺,還必須殺乾淨。要知道,後來自己處理回胡惟庸一案的時候可是牽連出了三萬人。
但同時他的敏銳的政治也讓他發覺到了一些事情,他皺了皺眉頭對朱棣說道:“可後來還是能傳出你連誅十族的謠言,可見當時你還是沒有清理乾淨那些心有反骨之人啊。”
朱標雖然宅心仁厚,不贊同大規模殺人,但他也明白朱棣這種清理政敵的行為。
只是可能有些操之過急,沒有做好善後工作。
導致後世對他的行為產生了種種偏差和誤解。
-----------------
明朝,永樂16年。
此時的朱棣治理了十多年大明王朝。他與朱元璋一樣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問題所在。冷笑的出了聲:“看來我當年到底是心慈手軟了,沒有對你們趕盡殺絕。讓後世造謠出我誅了方孝孺十族。倘若我真的誅了他十足,還有活人能往史書上寫嗎?”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沒把這八百人放在心上。
這八百人算什麼,隨便打一場,哪裡不死八百人,世上從來不缺賢才,缺的是忠心耿耿的賢才。
他們更感興趣這種說法到底是怎麼形成並且傳到後世的,畢竟百年後的身後名才是關鍵。
誰不想讓自己的名字流傳千古?
-----------------
【其實,這種說法的形成。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並且滿足了部分人的需求。】
【首先是普通老百姓和底層的儒生,他們數量眾多,並且並不瞭解朝廷內部的爭鬥,只能看到八百具屍體。】
【伴隨無知的震撼,進一步傳播為方孝孺的故事,似乎也說得過去。另一方面。既然他能廣為流傳,那麼必然是要能夠讓人們產生興趣。】
【而皇室秘聞,屠殺十族八百人,自然充滿了趣味,迎合了底層受眾。】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的脾氣還比較暴躁:“這些市井閒人喜歡聽故事也就罷了為什麼偏偏要用我的故事?還把我編成暴君,不怕我誅他九族嗎?”
-----------------
【接著是儒家計程車大夫們。在他們心裡,方孝孺完美符合儒家的各種教義,自然是要為她說話。】
【另一方面是政治需要,明末時期,需要大臣們成為忠義之士,就用方孝儒做例子進行宣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