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千戶制?(第1/2 頁)
“龍家實力雖已大失,按吐蕃舊例,三戶徵一兵,應仍能聚眾數千。而若大發,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均可為兵,可得兩萬之眾。”
“其根基仍在,不可小覷。”
“而我軍不過兩千餘眾,龍家沒有號令諸胡的實力,某亦無。”
張延禮反問道,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沒有實力,一切都只是空談。
“衙內著相了,衙內是隻有一千二百戰兵,輔兵六百,加上僧兵五百,不過二千三百餘人。”
“但留後還有數千大軍。”
“歸義軍皆百戰之士,遠非回鶻、龍家部落民可比。”
“如今,雖不如漢時一漢當五胡,但若無兩三倍兵力,彼輩絕不是我等對手。”
“龍家,喪家之犬爾。”
“有留後大軍在外,又有大義名分,豈懼區區龍家。”
戒殺大師說的很直白,帳內有些武將還沒明白,但張延禮已經知曉其意。
簡單而言,龍家已經實力盡展,而歸義軍這邊,張延禮只是歸義軍伊吾、沙州、墨離、赤水四軍中最弱的一軍。
張延禮有強援在外,接下來只要讓肅州各胡部感受到壓力,完全可以憑藉赤水軍的力量徹底控制肅州,而不只是名義上統治。
言盡如此,在這個問題上,戒殺不再多言。
而在下座中,一向勤奮好學又腦子不夠用的石秀林,此刻抓耳撓腮,不明白該怎麼做,但見上首張延禮閉口不言,也控制住自己。
“某意已決,眾軍準備,三日後出發,入肅州。”
明白了這一點後,張延禮不再猶豫,當機立斷,準備入肅州,吞併龍家。
接下來,則是出征安排,對於這些細節,張延禮一向親自過問,又過了半個時辰,他安排妥當,才結束這次會議。
而眾人紛紛告辭,張延禮卻突然開口道。
“戒殺大師留步,尚有一事請教。”
對此情景,眾人未有多言,只留下戒殺大師留在帳內,連張延禮的親兵隊正安敬思也退出帳外。
“衙內可是擔憂入肅州,壓服龍家後,如何統治肅州。”
戒殺大師再次語出驚人,說出了張延禮心中所想。
“不錯,甘、肅二州,耕地少,牧場多,故而耕種的漢民少,放牧的胡人多。”
“自司徒,到留後,都只能壓服各部,讓其稱藩納貢,但卻無法像瓜沙二州一般恢復鄉里,編戶齊民。”
“故而,每次藩部首領更換,多有變故。”
“可有一勞永逸之舉。”
這是張延禮最擔心的問題,武力是統治的保障,但光有武力,無法長期有效統治。
劉邦征戰沙場,有蕭何替他坐鎮後方,供給兵源、糧草。
而唐高祖得天下,繼承的是從宇文泰時期的府兵集團。
當然,制度的保障比人的管理更有效,但是,他一直沒有想到一個完善的制度。
“衙內已經說出了最好的方法。”
戒殺大師頗有遠見,看來早就想過這個問題。
“大師是指,編戶齊民。”
張延禮不確定的反問道。
“不錯,將各地胡民,納入戶口,繳納賦稅。”
戒殺大師一臉嚴肅,娓娓道來。
“大師說笑了,此事若是容易,又豈會拖到現在。”
“各地諸胡,居無定所,若想編戶齊民,彼輩必遠遁百里,數月後又至,居無定所,如何編戶齊民。”
張延禮擺擺手說道,這個方案他早就想過,但是農耕民族紮根土地,容易管理,遊牧民族則居無定所,非常難管理。
唐朝滅突厥,後又有薛延陀,滅薛延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