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遊說陸賈的老安期(第4/4 頁)
卿們一揮手:“我是想到了一些方法的,比如豆菽,我就知道里面含油,一石幹菽可出油十斤,榨過油的菽餅依舊能夠食用,也可用來餵牛馬羊豕,上次我已經提過進行兩季種植的事情。榨出的菽油可以用來製作菜餚……”
“哎,”胡亥拍了拍腦袋,“看來應該儘快試驗一下豆菽榨油的方法,張蒼一會留下。呃,扯遠了。這種非膏狀的油脂燒沸後灌到泥彈中,泥彈外綁草點燃,拋到城頭和地面上炸裂,裡面的菽油就能燃成一片。”
胡亥在這裡沒有提到桐油。
桐油也是一種很好的燃燒物。雖然有不少說法稱在戰國時期就有了桐油,還有說在孔子的書中也提到過,甚至還有說在江南出土過八千年前的弓是上了漆的,而桐油和漆本來就是好搭檔……但似乎並沒有人在古代漆器中檢驗過是否含桐油,比較確定的桐油記載應該是唐代。
據說在三國到晉初時期,使用中的軍用燃燒物還是麻油。麻油可比桐油貴很多,如果那時有桐油可用誰會用麻油呢?
所以本故事中不考慮用桐油做軍用燃燒物。
_
“還有,”胡亥又說道:“用這麼美味的油脂去燒掉,我都覺得可惜。以前朕曾傳詔讓你們派人去高奴縣尋漂在水上的脂膏,如何了?”
沒等張蒼說話,公子嬰先回奏道:“此事少府蒼因接少府卿較晚,未必詳知。臣當時傳詔少府此事,大將軍邯當即就讓都水丞去辦此事,現應已到高奴縣了。”
“嗯,如果我所料無誤,那種漂脂是從石縫中冒出來的,可稱為石油。石油中能夠分離出的輕油,更為易燃。”胡亥輕輕敲了敲御案,“好了不說石油了,等都水丞回來再說。相去疾,快傳的鋪設和人員情況,現在如何了?”
馮去疾拱手回奏:“陛下所說的幾條線的快傳架設點都確定了,大部分在現有的亭驛所在地,所以土工建設量不大,訊號木塔按照少府的設計也不難,基本可以就地製作。甄選常用文字的事情已經做完,數字號碼對應也已完成。如果不考慮陛下所說的加密,因為操作容易,中間傳遞人的操作學習熟練,大約能與快傳點的建設同步完成。至於加密的編制和人的準備,就是少府的職責了。”
張蒼待馮去疾說完就連忙接過話頭:“陛下,加密方式的確定臣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臣只有一個模糊的思路。既不能太難,又不能太容易被外人解算……”
胡亥很理解的點點頭:“張蒼,什麼事情都不用一步到位,分階段來做。開始可不做任何加密計算,先培養一批知道文字與數字對應的人,在傳遞的訊息中加入一些代表書訊者的特別標記數字,按日更換。一旦書訊者被俘或被殺,就算敵方獲知了文字與數字的對應關係,傳遞假訊息時缺乏書訊者專有標記或者標記不正確,也能說明訊息為假,這樣可以儘快形成訊息傳送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