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滎陽城下(第2/4 頁)
也對快速破城喪失了信心。
_
李厲與令狐牟站在城頭,看著城下的煙塵四起,張楚軍圍著城正在搭建一個一個的營盤。
“有二十萬?”令狐牟帶著疑問。
“即使不到二十萬也相去不遠。”李厲絲毫沒有緊張的神情,反而笑了起來:“這些人明顯不拿我等當回事兒,居然就在二里空場之外紮營,連個預警的緩衝距離都不留,也不擔心城中出兵衝擊,好膽色。”
令狐牟也笑了:“一幫閭左遊俠帶兵,又有多少懂兵法之人?想必也是一路攻城掠地太過順利,只有陳縣是硬骨頭還被從內部擊破了。這些人中知道陳縣攻城之難的想必都沒多少,咸陽傳來的訊息說吳廣離開陳縣帶兵三萬,那剩下的十七、八萬必是沿途招納或逼迫加入的。”
“我等要給他們提個醒,離城這麼近紮營是有極端風險的。”李厲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濃了。
_
此時叔孫通和蒯徹也已離開了范陽,正在向白馬津而去。
武臣佔據范陽後沒做過多停留,因范陽徐公的示範作用導致趙地各城紛紛請降,他和張耳、陳餘分頭馬不停蹄的去接收了。由於這幾日以來范陽局勢安定,叔孫通與蒯徹也就動身上路。兩人從范陽出行,兩日至白馬津僱了兩條大船,一條當座船,一條載車馬,多出財帛多僱槳手,可以達到逆流一天七十里的行程,以便儘快返回。他們準備到滎陽後分手,叔孫通繼續經雒陽、澠池、陝縣過函谷關去咸陽,而蒯徹從滎陽下船後由太行陘入上黨,從滏口陘前往太原郡。
_
入夜,滎陽城外。
吳廣正在召集各軍的裨將軍到主營大帳討論第二日攻城事宜。
陳勝吳廣在取陳郡前,直接沿用了秦軍制,即伍、什、屯、百的編制,那時候關鍵的是儘快拿下陳郡。而當吳廣和周文等人領軍而出後,就開始恢復使用故楚的軍制。
戰國時,各國軍制都不相同,都偏離了周朝所定軍制。楚國的基本軍制是:五人一伍,五伍為一兩(主官稱為兩司馬),四兩為一卒(主官稱為卒長,也有說叫輿司馬),五卒為旅,主官為旅帥,十卒為千,領者為千夫長,或千人將。
本老拙不是歷史學家,寫這個小書也沒有做太多考證。另外楚國軍制在本老拙看來真是比較亂,春秋時還有“廣”的編制,一廣轄十五“乘”,一乘就是一輛戰車,三甲士乘車二十五役徒隨車外加一卒步卒,就是128人一乘,一廣差不多就是兩千人左右了。另外還有說楚軍制中還有“偏”的編制,二兩為一偏,二偏為一卒,還有說“偏”是鄭國的軍制……me的腦袋徹底被攪昏了。
為了簡單點兒,反正只是個編出來的大故事,索性就只用伍、兩、卒、千,伍長、兩司馬、卒長、旅帥、千人將這些編制稱呼,以萬人為軍,由裨將軍領軍。
_
當日紮營後,吳廣就派人駕車圍城轉圈,繪製滎陽城的城牆形狀和城上可見守城兵器的分佈,直到天色將近黑透,才跑完了三面城牆,吳廣隨即召集領軍將領。
吳廣按軍制把一萬人設一裨將軍,所以現在帳內有二十個裨將軍和五、六個將軍,以及一個張楚王欽封大將軍田臧。
城防草圖掛在大帳中央,軍將們就開始七嘴八舌的發表起意見。有說用木梯搭在護河上直接攻城的,有說應該先用沙包堵截護河與鴻溝的連線水道的,也有說應該在護河上分段用土包攔截,築出幾條過河通道的,還有說不如先多花費點兒力氣填掉護河,日後攻城也就更為順暢,因為護河對岸到城牆下只有五丈寬的平地,不填了護河,這邊的人數優勢根本施展不開……
然後主張立即用木梯渡河攻城反駁說要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吵得吳廣腦瓜仁兒都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