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第2/3 頁)
而所謂的犁呢,就是在之前的農具上再新增一些結構,描述得不那麼準確的話,就是在鏵後面再加上一個鈍角形的能夠讓人在後面推的部件。
在鏵到犁耕的過度階段,出現的是耦耕,耦耕和犁耕唯一的區別就在於那時候的人用的是繩子,而不是能夠固定的、被同時製造出的新部件。
犁在殷商末年就出現了,到了大周,慢慢地開始推廣,但是並不是很見成效,偏遠地方的普及程度並不高。
而且按照大周如今實行的井田制,並不需要特別高階的耕法,農民也能耕好。
比較富裕的諸侯國如今開始讓農民用牛耕地,犁耕之法頗為不俗,但是能養得起牛,讓治下農民都耕種公田的諸侯並不多,就算他們願意推廣,怕是也只在諸侯國中一些重要的地方進行。
至於姬伯服身邊的這位槁人為什麼會知道嘛……
首先,大周的官職是世祿世卿的,他耳濡目染,自然會對專業內容有所瞭解。而且,諸侯是需要向宗周彙報國內的情況的,有要事還需要周天子進行裁決,只要他有心收集,宗周王都之內就可以收到諸侯國中的重要動態。
當然了,鑑於能被派到姬伯服身邊,他肯定不是家族襲爵的嫡長子,然而他又這麼有上進心,可見姬宮湦給兒子選人的時候是下了很大的心力的。
姬伯服:真是厲害了,我的爹。
作者有話要說: 下面是科普時間:
耒,讀lei,第二聲。
槁人的槁,gao三聲。
牛耕的主要普及時期是春秋戰國,犁耕完全普及是在漢朝,但是根據考證,犁在殷商時期就有了,無非是普及程度的問題。戰國時代,像秦國,牛耕普及就很好,關東六國就科科了。
這就是犁:
查完整個發展史感覺自己已經死掉了orz
第33章 立信
宣侯元年四月, 正是宣侯姬伯服就國一個月後,宣國的都城開邑的城門門口, 貼出了一張告示。
開邑原本不叫這個名字,只是宣侯就國以後給改了。
有傳聞說原本宣侯還給開邑擬了新邑這個名字,嫌表達的意思太明確,又給換了。
總而言之,就是宣侯力求要抹除前任申伯留下的痕跡,就連都城都要換一個名字。
王平住在離開邑約莫十里遠的村中,因祖上淵源,比村中其他人要有學識, 不僅識文斷字, 還能吟頌詩經。
此番村中有人去了都城,回來以後便將城外貼著的告示作為談資到處說嘴。
就在告示邊上,立著一根木杆, 三丈高, 只有碗口大小,並不算重, 告示的內容即為有能移木入城者,賞十金。
雖然獎賞豐厚,但是沒人敢有所動作。
畢竟這位新君就國不過一月,他的脾性也沒人瞭解。
在宗周的官方宣傳中, 宣侯姬伯服是一個主動讓出太子之位給兄長的好少年,但是,在如今的宣國又不一樣了。
宣國是從南申演變過來的, 申伯為了讓申國的子民參與攻伐宗周,把周王和如今的宣侯都妖魔化了,在傳聞中,這位是個手段陰險的小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申伯失敗之後,被烹殺,更是給南申國民蒙上了一層陰影。
申軍多是由南申民眾組成的,就算他們只是尊奉上命,也逃不過一個“為亂”的事實啊!
南申改宣國,他們這些底下人也都擔心會不會被秋後算賬。
因此就算移木賞金看起來完全沒有問題,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開邑的宮城之中,姬伯服知曉了外頭雖然議論紛紛,但是卻一點動靜都沒有的情況以後,嘆了口氣,唉,果然和他的劇本一樣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