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妖鬼奇聞(第2/6 頁)
明燈,雖微弱卻堅定地照亮著人們內心的良知。先姚安公向來厭惡那些不合禮制、荒誕無稽的祭祀活動,認為那不過是愚民的迷信之舉,毫無意義。可唯獨遇到這位臥虎山人降乩時,他必定會恭敬地作揖行禮,臉上滿是敬重之色,還會由衷地讚歎道:“如此方正嚴明,即便身為鬼,也當敬重啊。”在他眼中,臥虎山人雖為異類,卻有著比許多凡人更高尚的品德和更深刻的智慧,值得人們去敬仰和學習。
遙想當年,姚安公還未在科舉之途嶄露頭角、及第成名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扶乩之人。彼時的他,心中滿是對未來前程的迷茫與忐忑不安,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看不到方向。於是,他懷著一絲希望,向那乩詢問自己有無功名。只見那乩像是得到了神靈的啟示,迅速地判道:“前程萬里。”姚安公看到這四個字,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喜悅與希望之情,彷彿看到了一條通往光明未來的康莊大道在自己眼前徐徐展開。然而,他心中的疑惑並未就此消散,他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登第會在何年,於是又鼓起勇氣接著問了下去。那乩再次判曰:“登第卻須候一萬年。”姚安公當時滿心疑惑,猶如被一團迷霧所籠罩,暗自思忖或許自己的仕途之路將會充滿坎坷與曲折,又或許自己會透過別的途徑踏入那令人嚮往的官場吧。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仿若白駒過隙般匆匆流逝。待到癸巳萬壽科之時,姚安公終於憑藉自己的才華與努力,成功登第。那一刻,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一萬年”之說竟是這般巧妙而又深刻的隱喻呀。“萬”字與“萬壽科”中的“萬”字相呼應,彷彿是冥冥之中的一種註定。後來,姚安公在官場中一路拼搏,官至雲南姚安府知府。在任期間,他秉持公正,為民造福,深受百姓的愛戴與讚譽。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心中對家中親人的思念與牽掛愈發濃烈,最終,他毅然決定乞養歸鄉,從此告別官場,再也沒有涉足仕途。如此一來,那“前程萬里”的說法也算是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得到了一種別樣的應驗,他的前程雖未如字面意義上的萬里之遙那般輝煌耀眼,卻也在自己的選擇與堅守中,走出了一條充滿意義與價值的道路。
其實呀,在這個世間,大多幻術不過是憑藉手法的快捷巧妙、障眼法的迷惑以及人們的心理暗示來欺騙眾人罷了。那些魔術師們在舞臺上表演的神奇魔術,看似不可思議,實則背後都有著精心設計的機關與技巧。唯有扶乩這一事,卻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難以捉摸。它倒似乎確實有所憑附,彷彿在那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著一切。只不過,經過仔細探究與思索,人們漸漸發現,那所謂的神秘力量,或許大多是些有文采的靈鬼在作祟而已。那些號稱是某神某仙降臨乩壇的,自然都是假託之名,不過是為了增加神秘色彩與可信度罷了。就算是那些自稱是某代某人的靈鬼,要是拿他們本集中的詩文去考問,也大多會支支吾吾,以年代太過久遠、記憶模糊為藉口,根本回答不上來呢。而且呀,這扶乩之人也是頗為有趣,他們似乎有著一種奇特的能力,能夠根據周圍人的特點與氣場做出相應的反應。遇到擅長書法的,那寫出來的字就如同出自書法大家之手,極為工整漂亮,筆畫流暢,結構嚴謹;遇到善於作詩的,那作出的詩便精妙絕倫,意境深遠,用詞精準,彷彿是詩仙李白再世;要是遇到完全不會作詩也不會書法的,即便勉強成篇,也是遲鈍生硬得很,毫無美感與靈氣可言,就像是拼湊起來的文字垃圾。
我自己呢,稍稍能作些詩,可書法卻實在不怎麼樣,只能算是勉強能寫。從兄坦居則與我恰恰相反,他書法精湛,筆鋒剛勁有力,每一筆每一劃都彷彿蘊含著生命的力量,可作詩卻不太擅長,寫出的詩總是缺乏那種靈動的韻味。我去扶乩的時候,詩作出來倒是挺快,靈感仿若泉湧,思緒如脫韁的野馬般奔騰不息,可字就寫得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