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借屍還魂(第4/4 頁)
禍心,藉此之機,夥同數人,昨夜於我熟睡之時,將我塞口捆綁,納甕中拋諸河水。”他哽咽起來,說不下去了,忽然攢足了力氣一翻身就在鋪上行起拜禮:“多虧先生和船家搭救,此大恩也,古胲如何報答?”
陳平連忙側身躲開,又回了一揖,才上前扶著古胲半躺好:“既蒙不棄,某就叫你古胲了。古胲,既是如此,現你又未亡,將作何打算?”
“打算是有,不過,”古胲四下看了看。艙室不大,一半空間堆著麻包,自己則躺在一張大席的一端,“先生這是行賈?”
“也是,也不是。”陳平點點頭又搖搖頭:“某外舅(秦漢時沒有岳父一說,岳父稱為外舅,岳母稱為外姑)乃陳留大戶,也做一些行賈之事。此番前往豐沛交易,然後再由豐沛載貨往三川郡後,即可返回陳留了。某不過藉此遊歷,商賈事自有某外舅的家老打理。”
古胲一下露出了興奮之色:“先生欲往三川甚佳。古胲在雒陽有親族,自可助古胲奪回家產,處置叛兄。古胲不敢使先生單獨送我至三川,也不願誤先生行程,古胲是否可先跟隨先生,待終至三川時再辭別先生?”他在全身摸索了一番,從臂上取下一個珠串遞給陳平:“古胲願以此酬謝,充作飲食程資。”
“那又有何不可……”陳平話剛出口,突然想起一事:“只是有一事會有麻煩,古胲,你沒有‘驗’啊……這等年歲獨自出行也不合律……”他略想了一下:“你年歲不大,與某書童相仿。若不嫌冒昧,不若汝暫充某書童,士子攜二童而行天下,並不違律,童僕是奴,也無需列名。下一個休泊處已靠近陳留,其亭長是某外舅的族親,汝可願寫一個投狀投某為僕?這樣就以某收留流奴為名補一塊‘驗’。至於酬謝就不必了,汝又能吃多少?”
驗,是秦朝時的身份證,是一塊寫著你的家鄉里巷、相貌、歲數、性情等資料的木簡。出門在外還需要“傳”,相當於官府核發的出行證明或者“介紹信”。古時人員流動並不頻繁,春秋戰國秦漢,通常只有幾類人滿處轉悠,即商賈、士子、郵驛使、軍人,商賈需要“驗”與“傳”,士子游學相對自由,只需要“驗”,而郵驛使和軍人則還需要“符”。
“流奴?”古胲有些猶豫:“秦律吾亦知曉一二,就算流奴,可也要有原主和流散原因……”
“二世皇帝誅蒙大將軍及上卿,蒙氏全族離散,就說汝乃蒙家走失小奴吧,此時天下人多同情蒙氏,加上某與亭長關係,編一個理由即可,誰又會為一個‘驗’和投僕文書查到鄉亭這裡?”
“那恐怕還要做一支釋奴簡,以蒙氏旁支家老的名義。”
“這卻容易,某就救人救到底。日後汝若得回祖業,當厚償於某哦,可不能用這小小珠串就打發了。”
見陳平打趣,古胲也笑了:“些許微物,確實不足謝救命之大恩。也罷,待古胲復家產後,再重謝先生。不過,此串還請先生代贈船家,聊表謝意。”
陳平接過珠串看了看:“此上佳海珠,夠船家買個船隊了。”攏入袖中。
古胲說了這麼多話,似乎也累了,向後一倒,隨手在胸前摸了摸,臉上一喜,倏爾一驚:“先生,裝吾之甕尚在否?”
“應該還在船板上吧。”
“先生速告船家,即刻投水中,先莫問緣由。”古胲著急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