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沛縣蕭與曹(第4/4 頁)
不出此人有什麼才幹,又不讀書,可大家都是服他。自從他私放刑徒隱入山澤之後,沛縣的這些老友經常會悄悄地去賙濟他,尤其是蕭何和曹參,兩人為刑吏,能接觸到很多緝捕和剿匪方面的訊息,可事先通知劉邦規避,對劉邦是很重要的助力。
尤其,劉邦那些人的衣食,多半還要靠這些朋友。
曹參沉默了一會兒,又從門簾下方望了望簾外:“今日隨同我等的徵召令同時而來的幾道詔令,賢兄如何看?”
“停建宮陵、解散徭役、解禁六國書……”蕭何有點自言自語的念道:“罪己詔是對蒙恬和蒙毅的,與黎民生計無關,卻是收攬軍心。這個秦帝……”
“這個秦帝……”曹參跟著唸了一句:“如果這些政令能夠一直貫徹幾年,眼下的危亂之勢,是不是就能遏制住了?”
“於民,也許可以把民心安頓下來。”蕭何說:“民心安頓,天下承平,這本是好事,只是劉季就真的危險了。”
他苦笑著:“唯有起亂局,劉季尚有一搏之力。不亂,黎民之福。亂,我等好友之福。時局亂與不亂尚且未知,某心中現在已經亂了。”
“也未見得像賢兄所慮的那麼悲觀,”曹參思索著說,“如今天下的匪盜,多是徭役沉重所致。天下安,也會有有識之士向秦帝進言,寬赦他們吧?”
“這就要看秦帝這次這些政令是靈光偶現,還是真的要改變自始皇帝而來的政令風格,從暴戾苛政,變為予民生息。六國已滅,秦國一統。但自始皇帝到如今二世皇帝,土木之興就從未止歇。北築長城還可說抵禦外寇,而廣建馳道只為皇帝出巡和偶爾軍用,大修宮室也只為皇帝奢靡,民何以堪。”蕭何重重地頓了一下酒碗。
曹參笑了笑,給蕭何盛上酒:“賢兄,本來你我人微言輕,就算在沛縣憂國憂民至死,兩個小縣吏之言也萬無機會上達天聽。現在不知道哪塊雲落雨,居然徵召你我入咸陽,這個機會也許反而有了。”
“是機會不是機會,尚未可知。”蕭何依舊心事重重的樣子,“雖說皇帝和丞相府的徵召來頭甚大,一旦去了不會再為小吏,可也要看那些朝堂上以法為政的舊臣是不是給我們進言的機會。就算我們有進言的機會,還要看兩百多年以法為政的贏姓皇族會不會改弦更張為以民為重。機會,機會……這真的是個機會嗎?”
曹參也默然。想一想,蕭何所言並非是可能有道理,而是非常有道理。朝堂之上的舊臣都是行秦法、走法家路線的,秦國因法家而興兩百多年,皇帝會棄法家而聽自己這樣一個縣吏級的小人物論黃老、或聽四處遊歷計程車子論孔孟?
“可是,”曹參突然又想到了一個理由:“李斯去丞相職,是否可看作秦廷變法的徵兆?”
蕭何嗤之以鼻:“李斯是被趕出朝堂了,可他的兒子又變成了廷尉。參,你覺得兒子會推翻其父所制的律法體系嗎?依兄看,李斯和趙高同時被黜落朝堂,不過是皇帝要親掌朝政而已。”
曹參再次沉默,心中也覺得自己是想的太理想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