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第213節(第1/2 頁)
</dt>
“母親且安心,即便他真有這個機會,外祖父和舅舅他們都不會應的,父親也會有自己的衡量。”
方才在書房之中,父親的敲打與提醒,周世子也聽進去了。
是呀。
他不知不覺間,被祖上的規矩影響了,總怕哪個兄弟比自己出色,得父親高看一眼。
從懂事開始,他就知道自己上頭有個哥哥。
因這個哥哥在周家不受父親重視,所以十歲之前他並沒有太在意。
但自從周毅在十五歲時,因騎射與拳,槍出色被父親誇讚,所以讓他入軍中,親自來指點。
而作為嫡子的他,也不過是由父親的手下來教導。
正因這樣,他總懷疑是不是自己比不過周毅,所以父親才沒有親自來指點他。
這個心結,一直伴隨著他。
今日父親的一席話,讓他恍然間醒悟。
周毅是個絆腳石,但同時也是一把好刃。
在未襲封前他要把他當對手,時刻警惕他。
但在有人要害周家之時,這種成見必須得先放下。
先外憂,再定內。
晌午過後,虞瀅提著一籃採摘不久的草藥從醫館出來,準備去醫塾講課用,才到醫館外頭,一股陰冷潮溼的寒風挾著細雨迎面撲來,冷得她一激靈。
她轉頭讓女徒弟去拿傘,在等傘的時候,看向外頭陰雨濛濛的天氣。
二月上旬,往常蒼梧早該轉暖了,但今年開春後就一直陰雨不斷,這天氣比去年還要差。
四季溫暖如春的嶺南的天氣都如此了,更遑論是其他地方了。
天氣過度寒冷,農物生長阻礙,延遲種植導致收成也遲,但賦稅卻不會延遲。
這且都不是重點。
連溫暖的蒼梧都這麼寒冷,越靠北的南邊就越冷,雪災的可能性比較大。
時來天災,朝廷又不作為,不知會死多少的人。
哪怕離得遠,但想到這種情況,虞瀅心裡還是不免沉沉悶悶的。
“館長,你的傘。”
身後傳來女徒弟的聲音,虞瀅也回過了神,接過了傘,囑咐道:“看著醫館,若有病人來看診,上一杯熱茶,讓她等小半個時辰。”
醫塾離得近,與醫館就隔了一條巷子,但若上著課又總是被打斷,也會影響教學,所以虞瀅一節課就上小半個時辰,每上一節課,就課間歇一刻,她也可回來坐一會診。
上午下午則各上兩節課。
虞瀅打了傘,與住在醫館的五個女學生朝著私塾而去。
途中遇上巡邏的霍衙差,便也就打了聲招呼,隨而疑惑的問道:“近來巡邏好似頻繁了些?”
今日已經見到衙差從醫館前經過了兩回,這回是解決了再回去。
至於什麼難,虞瀅早已不記得了,但卻是知道他們是順利的。
看了信後,虞瀅便拿著幾封信歸家。
把信分別給了安安寧寧,還有羅氏,幾人收到信都興高采烈的,可等虞瀅從屋中收拾東西出來,一個個卻又蔫了。
大概都看到伏危信上交代說沒有那麼快回來的事了。
早有所料,倒是沒有那麼失望。
翌日一早,聘請的人和醫館的陳明閬,還有兩個女徒弟都來了,兩輛馬車一同去郡治。
在玉縣的時候,虞瀅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到了世道不安生了,出了玉縣後就更明顯了。
賦稅原本就重,每年除卻最重的賦稅外,還有一些小稅,壓得百姓喘不過氣,因而這才改革一年,猶如病入膏肓,只吊著一口氣的重病之人。
道路上多了很多乞丐,男女老少都有,無一不是瘦骨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