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分道揚鑣(第2/2 頁)
四頭驢,乾脆都帶上了,我們牽著驢就進了山。按照老趙說的,回來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騎驢回來。
進山之後我就在想,一天時間,這一天時間我家祖先能走多遠呢。
這故事裡也沒說是騎馬還是坐車,或者說是步行。
老趙說:“大機率是趕車,古時候出門都是趕車出行的。騎馬打仗行,但是趕路是絕對不行的。因為騎馬帶不了物資啊!趕車就沒問題,最主要就是要有個車棚,走著走著,要是趕上下雨了,趕車到樹下,鑽進車棚不僅能避雨,還能美美地睡一覺。”
我說:“那是馬車還是驢車呢?”
“應該是驢車。”老趙說,“馬多值錢啊,那是要上戰場的,牛更值錢,那是要耕田的。只有驢,上不了戰場,耕不了田,但是驢要是用來拉車,兼顧了馬的速度和牛的耐力。”
我點頭說:“驢車的話跑得可就快了,我見過小毛驢拉著車在路上跑,人根本追不上。那小鈴鐺響得才叫一個清脆。”
老趙說:“一輛驢車要是走平路,一天能走一百里。要是走山路,一天也能走五十里。尤其是你家祖先那種跑長途的驢車,車都很輕,驢很壯。”
書生擺著手說:“那時候的車質量並不好,尤其是車輪的質量沒辦法和現在比。我覺得一天能走三十里就不錯了。”
老趙說:“那就按照四十里算吧。還有,我覺得離開北平進山,並不是離開北平城區,應該是離開了居庸關大車店,然後出了居庸關到了匈奴那邊,走了一天的時間。你們覺得呢?”
書生說:“老趙,你覺得這大瓦房村在居庸關外面不合理,匈奴咋可能建大瓦房嘛!大瓦房村一定在居庸關以內。蕭安,你覺得呢?”
蕭安點頭說:“我覺得書生說得有道理,這大瓦房村啊,一定在居庸關內。關外不可能有大瓦房,匈奴除了會打獵,根本不懂燒瓦。他們連鐵鍋都沒有,肉都是用火燒著吃。”
書生說:“最關鍵的是,在這深山裡有大瓦房的話,那一定是軍事設施。要麼是朱元璋修的,要麼是朱棣修的,我覺得這大瓦房啊,應該離著居庸關不遠。”
老趙也點點頭,看來他是認同了這個說法,不過他又說:“這樣的話,我們就在居庸關內尋訪。我們就朝著居庸關方向走。”
我們師徒四人,哦不,我們四個傢伙就這樣牽著驢,直奔居庸關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