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仿範公法(第2/2 頁)
在位時,范仲淹當時在杭州做最高行政長官。
恰逢那年,江浙地區因天災饑荒,百姓餓死者、流民無數。
范仲淹採取的措施之中,其中有一條關鍵舉措便是大興土木,以工代賑。
范仲淹勸說寺院趁勞動力成本低,興修寺院,自己也大修各種官府衙門建築,為流民提供工作崗位。
按照史文記載,
“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
以工代賑之法,按現代人來看自然是哪哪都好。
可這在古代卻並不好實施。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各朝各代,幾乎沒人用這一政策的原因。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國古代是農業社會。
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種地。
災荒之年,大旱一場,土地皸裂,種啥啥不活。
本身就是沒有足夠的糧食,讓百姓們做工並不能產生更多糧食,所以還是要大量撥下救災糧。
相比於單純讓百姓們苟活,一些米湯,甚至麩糠就夠了。
而以工代賑,既然要讓這些災民們幹活,起碼得讓他們吃飽有力氣。
因此以工代賑,朝廷這邊反而要投入更多的救災糧。
這與朝廷賑災的根本目的,相背離。
對於朝廷來說,只需要不產生大量流民,引起地方暴亂就行。
這時就有人會問了,以工代賑,勞動力多低廉啊。
范仲淹就是這麼想的,可是你看看他的那些“工”,全都是像修葺寺廟和衙門建築一類事情。
沒辦法產生很大的收益。
還是那句話,農業社會,並沒有那麼多的“工”,或者說有價值的工種可以提供。
范仲淹的行為,毫無意外引來了監察官員的彈劾。
彈劾奏章裡講,范仲淹不想著如何救災,反而大興土木工程,損耗民力。
正是因為知道這些,朱標才對楊憲的做法表示擔憂。
只是他的擔憂對於楊憲來說完全是多餘的,因為揚州大開發本身就需要大量的人,趁著這個時候勞動力低廉,不僅可以省下一大筆錢,同時還能順帶把功績點給賺了。
“揚州這邊真的需要這麼人嗎?”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笑道:“我還怕人不夠呢。”
各個小區建築工地需要人,各個工廠需要人,最後實在不行,還可以修路。
那條計劃中的京揚公路,也差不多是時候可以動工了。
楊憲一邊說,朱標在一旁聽著,越聽越震驚。
“太子殿下放心就是了,到時候如果真的實在容納不了,還能把這些百姓送往各地的羊毛加工廠,提早為今年的冬天做準備。”楊憲開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