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回民區風波(一)(第1/3 頁)
張衛東和彪子剛從姐夫馬青山的診所走出來,就瞧見衚衕口有個回民小夥在叫賣野味。
那小夥就像在自家地盤似的,擺開了攤子,扯著嗓子吆喝。
這地兒是回民區,少數民族聚居,那些戴著紅箍的管理人員啊,都不敢輕易插手。
要是換個地兒,就這小夥這架勢,早被以 “投機倒把” 的罪名給帶走了。
哪怕是到了現在,也有不少買切糕的人遇到過強買強賣的事兒呢。
就算找了警察叔叔來,人家一句民族問題,就只能不了了之,這種事兒可不少見。
(當然只是個別現象,各民族還是很團結的,我姐夫就是回民,也是書裡馬大夫的原型,熱情善良。)
“瞧一瞧看一看嘞!剛逮的飛龍,便宜大處理啦!
中秋節特惠,三塊錢一隻,一對兒五塊啊!
咱都知道,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寧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走過路過可別錯過啊!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嘞!”
那回民小夥的叫賣聲,就像勾魂兒似的,在衚衕裡迴盪。
沒一會兒,攤位前就圍了一群婦女同志,嘰嘰喳喳的,熱鬧得很。
彪子那傢伙就是個愛湊熱鬧的主兒,扯著張衛東就往人堆裡擠,他倆心裡也琢磨著多找幾條賺錢的門路。
光靠弄灰狗子和跳貓子那些營生,啥時候才能攢下錢喲。
這回民區啊,有兩大特點,一是團結得像塊鐵,二是對外人有點排外。
不過呢,回民區的百姓手頭相對富裕些。
為啥呢?因為只有他們能合法飼養牲口啊,在這一片兒,能買到紅旗林場獨有的牛羊肉,那可是稀罕玩意兒。
張衛東瞅著這陣仗,心裡直犯嘀咕。
這年代的人,大多都挺靦腆的,可這小夥的叫賣方式,那可太超前了。
就跟他在改革開放時期的粵省見過的那些商人似的,簡直是個商業鬼才啊!
再看地上,那些所謂的 “飛龍” 嚇得擠成一團,兩兩依偎著。
那些婦女們就像挑寶貝似的,把 “飛龍” 提起來又放下,挑了一遍又一遍。
沒一會兒,就賣出去一大半了。這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湊了過來,剛要掏錢。
張衛東眼疾手快,一把就給拉住了,拽著她就擠出了人群。
這掏錢的不是別人,正是場辦李勇的老婆白亞芳。
“東子!你咋在這兒呢?” 白亞芳挎著菜籃子,一臉茫然地抬起頭,驚訝地喊著。
“我跟我兄弟過來看看我姐夫。” 張衛東一邊說著,一邊給白亞芳講怎麼區分飛龍和沙半雞。
這沙半雞在東北那可是大名鼎鼎,學名斑翅山鶉。
為啥叫沙半雞呢?因為它大小就跟半隻雞似的。
以前這玩意兒數量多,成群結隊地活動,不過後來越來越少,成了 “三有” 保護動物,藥食同源。
飛龍腳上有毛,沙半雞可沒有,飛龍愛在樹上待著,沙半雞呢,就在地上活動。
“原來如此啊,我說怎麼這麼多人買呢,估計這裡面有好幾個託。你等會兒啊。”
白亞芳說著,轉身衝著人群喊道:“嬸子,大妹子,咱走啦,別買了!”
邊喊邊把幾個要好的、正有購買想法的鄰居都喊出了人群。
這人性啊,就是有從眾心理,她這一喊,沒一會兒,剛才還熙熙攘攘的攤子前就沒什麼人了。
“東子,走啊,上家吃飯去,你哥都念叨你好幾回了,說要好好謝謝你呢。” 白亞芳熱情地招呼著。
“不了嫂子,我倆今天下山還有事兒呢,您忙您的,節後我去看我哥。”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