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權臣沒藏訛龐(第1/2 頁)
歐陽修成為了那一屆貢院的主考。
他下定了決心,要改變那種浮華的文風。那一屆的舉子們,揣測著朝廷最喜好的,便是那辭藻華麗,寫得精巧別緻,卻並沒有啥實在內容的文章。
很多人考下來,都覺得自己會榜上有名。
他們也不看看,那題目已經悄然地發生了變化,考試分成了三堂,中不中,那得看三堂考試的總分。
第一堂,考的是對策,那是實打實的,要求考生能夠對具體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朝廷選拔人才,那可不能只找那種會說些恭維話,粉飾太平的官員。
要真正能夠應對具體的問題,得出來的解決對策,既要從國家大局入手,又會產生具體的實效。
第二堂,考的是論,那就是要看考生所佔據的理論高度。這裡面,既有哲學思辨,又有能接地氣的民生思考。
那種夢想著,寫出些什麼浮華不實的文章,就可以謀得官職的人,這一回,可就打回了原形。
第三堂,才考的文學方面。
按說來,歐陽修,本來就是大宋時代的一代文宗,史稱唐宋八大家,那自然會對文學方面,極其看重。
可這一回,歐陽修剔除了那些浮華之作,把寫得很實在,具有相當的認知水準的人,提拔了出來。
這就難怪,科考放榜時,整個京城,幾乎是罵聲一片。
在以前的考官眼裡,那些本來應該得到賞識,已經把文章寫得華麗無比的人,如今,卻分明感覺到自己是明珠暗投了。
當然,他們絕不會服氣。
本來為了嚴防科考舞弊,早就實行了糊名制。
考生交上的卷子,叫專人謄寫下來,這就最大限度地防止,閱卷的官員,因為事先熟知了人家的筆跡,從而出現審閱的偏差。
每一份考卷,都會事先很規則地將名字部分糊好。試卷判定過程中,沒有人知道,那一篇文章是誰寫成的。
那些不服氣的考生,連名上書,要求重新核查試卷。
歐陽修本來就沒有私心,也不怕那些人查什麼試卷。
結果,那些人找到了自己的試卷,詰責歐陽修,寫得這樣美輪美奐,字字珠璣的文章,憑啥會名落孫山。
歐陽修講出了自己對好文章的看法。
那些鬧事的舉子們,依然無比憤慨,甚至有人揚言,若陛下不撤了歐陽修的主考之職,這以後的科考,他們乾脆就不來了,直接棄考。
西夏李元昊駕崩之後,李諒祚年幼,政權歸沒藏訛龐與母后共同執掌。
那一段時間,西夏無暇顧及到吐蕃唃廝囉。
唃廝囉的力量,從最初的幾個部落,逐漸發展到了有十萬雄兵。吐蕃人從來都是亦民亦兵,一旦戰事暴發,隨時都可以開赴前線。
吐蕃人擁有著很強的騎射能力,他們依附於大宋,對西夏一直處於抵制。
西夏王權內耗,沒藏訛龐與沒藏氏之間,產生罅隙。對於吐蕃人的襲擾,沒藏訛龐親率大軍前往鎮壓,結果,有好幾次都被吐蕃人大敗。
遼道宗耶律洪基繼位後,積極和吐蕃唃廝囉發展關係。
沒藏氏當時想盡千方百計,想要與遼國通婚,直接被遼國拒絕了。
那吐蕃唃廝囉,在逐漸走向強大時,並沒有想到要與遼國通婚,遼國竟然主動提出了通婚的要求。
西夏與唃廝囉的多次角逐,都不屈不撓地取得了勝利,因此遼國覺得,完全可以與吐蕃聯合,從而制衡西夏。
李諒祚一門心思要與大宋和解,而他的舅舅,沒藏訛龐,卻是想著法子,要拓寬大夏國的地盤。
皇帝與沒藏家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