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貝利"名字的由來(第2/3 頁)
出了奧運冠軍的實力。
蘇聯隊憑藉前鋒阿納託利.伊爾金和瓦倫丁.伊萬諾夫在上半場第15分鐘和下半場第63分鐘的進球,以2:0將奧地利輕鬆斬於馬下。
兩輪戰罷,巴西隊與蘇聯隊分別一勝一平積3分位列小組前兩名,英格蘭隊兩戰兩平積2分位居小組第三,奧地利兩戰兩敗積零分已經提前出局。
第三輪比賽於6月15日19:00分別在布羅斯的瑞亞瓦倫球場和哥德堡的烏利維球場同時展開。
在烏利維球場,第4小組的前兩名巴西與蘇聯展開了強強對話。
本場比賽無論誰獲勝都將直接晉級。巴西隊因為在第二輪中0:0悶平英格蘭,而本輪的對手又是兩年前的奧運冠軍蘇聯隊。
為了打破僵局,本場比賽巴西主教練費奧拉.維森特做出了足球史上最重要的決定,他同時派上了17歲的貝利和24歲的加林查。
1940年10月30日,貝利生於巴西米納斯吉納斯州的三心鎮。
貝利的父親唐蒂尼奧曾是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並得到過米納斯吉納斯州的豪門球隊米內羅競技的合同邀約,但因一次嚴重的膝傷,很快就被球隊拋棄。
在貝利四歲的時候,他們舉家搬到聖保羅州的包魯市。唐蒂尼奧加盟了包魯市的一隻半職業球隊,併成為了那隻球隊的當家前鋒。
正是在父親的影響下,貝利從小就對足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貝利心中,父親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前鋒,也是他的第一位足球偶像。
因為家境貧寒,貝利小時候只能赤腳和小夥伴們在泥地上踢用破襪子纏成的“足球”。
就這樣,才五六歲的小貝利赤著腳在坑窪的場地上開始了自己的足球夢想,他時常在一場比賽中打入兩位數的進球。
父親唐蒂尼奧看到兒子在野球場上的表現後,常常教導貝利,“不要總想著進球和過人,偶爾也要把球傳給位置更好的隊友。”
也正是在野球場上,貝利獲得了這個伴隨他一生的外號。
球王本來的外號是父母在家裡叫的“迪科(dico)”,據說因為小迪科在街頭踢球時會偶爾客串門將,而他父親效力球隊的門將叫做“比萊”(bilé),於是小夥伴們就稱呼他為比萊,但因為小孩子咬字不清,很多人聽成了“貝利(pelé)“。
就這樣,“迪科”先是變成了“比萊”再變成了“貝利”。足球史上最偉大,最重要的名字就這樣在包魯街頭的野球場上,幾個孩子的口中誕生了。
1950年的夏天,第四屆世界盃在巴西如期舉行。對於視足球如生命的巴西人來說,沒有比在本土第一次捧起世界盃的冠軍獎盃更重要的事情了。
9歲的貝利與其他巴西男孩一樣,整個世界盃期間都沉醉於足球帶來的興奮中,關注著巴西隊的每一場比賽和每一位球星。
正是在這屆世界盃,貝利有了自己除父親之外的第二個足球偶像——50年世界盃巴西隊的頭號球星~濟濟尼奧。
巴西隊在阿德米爾和濟濟尼奧等球星的率領下順利殺入“決賽”(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決賽,50年世界盃最後階段採用4隊單迴圈賽事,此前兩戰全勝的巴西只要最後一場比賽打平烏拉圭即可奪冠)。
但後來發生的事情是所有巴西人都不願提起的悲傷往事。
在這場決賽中,巴西隊在馬拉卡納大球場將近20萬主場觀眾的注視下,以1:2不敵烏拉圭,痛失冠軍。
這場比賽的失利讓整個巴西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史稱“馬拉卡納慘案”。
貝利全家在收音機旁收聽了整場比賽的直播,當比賽結束時,貝利的父親痛哭流涕,他和當時所有的巴西人一樣無法接受這一現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