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第1/2 頁)
巾軍現在正在進行大生產運動。
這樣的仁政,對於失去了所有的黃巾軍來說,來到這裡又能分田地,又可以直接修建房子,這已經足夠讓他們安心住下來了。
當然,這群人現在都沒錢,所以買磚造房子現在是借貸。
但凡是購買了官府磚修建房屋的,明年的田租也必須變成三成。
而多出來的田租收益,將歸為工坊,然後工匠們來進行利益分配。
畢竟大家都在幹活,不能只照顧農戶,讓工匠直接白乾。
所以有任何優惠的措施,那都得從其他地方收回來。
就像是開荒一樣,不可能讓楊家軍所有士兵去做這件事情,所以必然要鼓勵眾人開荒。
但一旦過了五年之後,田租就要恢復到兩成。
如此龐大的工作,其實就連現在都還沒有完善好細節。
並且執行的過程當中還會出各種小問題,所以鄧容忙得黑眼圈都出來了。
而楊秋直接讓鄧容招人。
畢竟作為領導,最大的本領其實是要學會用人。
若是鄧容覺得累,那就趕緊提拔越來越多的人上來幫她做這個工作,而不是大權獨攬,所有事情都自己來幹。
於是,鄧容在黃巾軍中發掘了一批識字之人,將他們納入官吏體系,使得黃巾軍中立刻就有了一批可以提拔成為官員的人才。
隨後,由這批黃巾軍出身的官員與雁門郡的原有官員共同進行管理,這樣一來,雙方的衝突也減少了許多。
畢竟有一個現實問題是,其實大家都方言不通,幷州的方言和冀州的方言那就不是一回事兒。
楊秋等人雖然能學大漢官話,但對於底層的農戶來說,仍然存在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無論是為了讓黃巾軍更加安心地加入這個大家庭,從而提拔一部分人當官員。
還是為了讓這部分官員能夠順暢地溝通和管理,這都是必須要實施的政策。
所以,在將大方向指揮完畢之後,楊秋親自加入了馬邑縣的糧食豐收運動之中。
為了鼓舞黃巾軍安心留下來,她還特意讓張角提拔了一百多個代表,跟著他們一起考察馬邑縣的糧食收成情況。
讓這群人親眼見證馬邑縣現在能夠做到平均每畝七石的糧食豐收。
這種實地考察、親眼見證的效果絕對不是蓋的,直接讓黃巾軍們更加熱火朝天地種地,期待著年底也能有一番好收成。
“將軍,此等高產糧食種子,若能普及天下,令眾人皆得種植,想來世間再無饑饉之虞。”
張角這幾日實地考察,心中亦是激動不已。
雖然身體越發虛弱,但是在張角看來,就算他看不到未來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已經堅信楊家軍在走一條正確的路。
而以前他所做的治病救人,雖然也能讓一部分人不至於絕望,但如今看著田地裡面農戶們豐收的激動表情,張角覺得他簡直就走錯了路。
那時候他應該紮根於農田裡面,研究如何馴化出高產種子,研究如何製作農家肥料,原來這才是正道。
“餓肚子這種事情,非純由糧食高產所能解。若官吏橫徵暴斂,糧食再多亦無用。
但,若官員們個個都清正廉潔,可糧食的產量卻依然稀少,所有人依然得餓肚子。
這就證明聖賢們說的道理有時候是沒用的,不是所有人都遵從禮儀規矩,便能吃飽穿暖。
故提高糧食產量,實為重中之重!”
楊秋這番話一說出來,張角想到這些年的經歷,再想到楊家軍這邊觀察到的從未見過的景象,他瞬間感慨萬千。
“此言甚是,我觀將軍既重工匠之利,又重農桑之事,初時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