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第2/2 頁)
經跪坐下來和兄長聊了些許時日。
荀彧之所以能夠來,這是因為當初徐庶出現之後,楊秋同意了荀諶給家裡送封信,而這封信自然到達了荀彧的手中。
雖然信裡面的內容寫得比較隱晦,但荀彧和家族裡面的人都看出來了。
荀諶要留在這個反賊佔據的雁門郡,這就讓荀氏家族的人都非常驚愕。
沒人能夠理解荀諶的選擇,長輩們也想逼迫荀諶回來,但遠在千里之外,不是寫封信就能讓其轉變心意的
所以荀氏家族在黃巾軍平定之後,最後派了荀彧前往雁門郡這裡。
而荀彧的目標當然是勸說兄長歸家。
“文若,無需如此吞吐猶豫,繞彎試探,長輩們是否派汝來勸吾歸家?”
荀彧面露難色,緩緩點頭。先前的試探讓他感覺到兄長心意已決,這話實在難以啟齒。
他深知兄長性格堅定,外人難以撼動。
“兄長,父親怒意難平,完全無法理解汝之選擇,但吾觀兄長在此地似乎頗為愉悅。”
他這個弟弟呀,明明也不贊同,但絕對不會在言語當中冒犯放肆,於是荀諶笑了。
“文若,汝方才也打聽了楊家軍的治下情況,親眼目睹了田間的豐收。汝覺得,這樣的楊家軍,是否有席捲天下之力?”
荀彧聞言,驚愕之色溢於言表。
他本不想直言,但兄長卻不給他含糊其辭的機會。
“兄長此言何意?此乃大漢天下,吾感激楊將軍未對兄長為難,但這並不意味著荀氏家族要支援反賊奪取天下!”
荀彧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怒意和不解。
“更何況,黃巾軍雖已暫且平定,但漢軍隨時可能揮師討伐。兄長留在此地,豈不是自尋死路?”
荀諶並未在意荀彧的怒氣,只是輕輕嘆息一聲,轉而問道:“文若,你可曾研究過何邵公的三世說?”
何休的三世說源於《公羊傳》,提出人類社會將經歷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三個階段,這樣的思想無疑是大逆不道的。
於是荀彧瞬間驚愕的看向了自己兄長。
“兄長此言何意?”
“其實吾不信讖緯之學。商亡而周興,秦一統天下後再亡,高祖建立大漢,未來也必將經歷這樣的迴圈。
當初光武帝能重興大漢,於是有了‘天命在劉家’的讖緯之說。但我不信這個。”
“黃巾軍雖已平定,但這大漢天下已無出路。更何況黃巾軍並未真正被平定,未來此類造反之事只會越來越多。”
“文若,世間並無可以萬世太平的天下。吾曾問楊將軍,若楊家軍建立新朝,是否又要再次經歷這種輪迴,汝知道楊將軍當時何言嗎?”
荀彧自然不知,他此刻更驚愕的是兄長對那位楊將軍的尊崇。
這意味著兄長可能要一意孤行留在這裡,家族長輩的警告勸說都將無濟於事。
“那時候將軍曾對我言,有誕生必然就有滅亡,有清廉必然就有腐敗,有矛就必定有盾,矛盾必定同時存在,這本就是世間常理,無人能逃脫這種規矩。
就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