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是否存在一種防毒軟體,能夠直接將病毒拒之門外?(第1/2 頁)
王迪在舞臺上愈發顯得從容不迫,他緩緩踱步,心中組織著精妙的言辭。待掌聲漸漸平息,他面向鏡頭,繼續鏗鏘有力地講述道:
“1981年,米國一位名叫Rich Skrenta的15歲少年程式設計師,在蘋果計算機上創造了全球首個計算機病毒——Elk cloner。
去年4月26日,寶島一位才華橫溢的大四學生陳英豪研發出了全球首個能夠破壞硬碟的病毒。近一年已經導致超過六千萬臺電腦硬碟被損壞。
再到今年3月26日,米國大衛史密斯透過微軟的outlook電子郵箱散播了世界首個word宏指令碼的病毒,導致微軟、英特爾20%的商用電腦癱瘓。
網際網路在賦予我們無盡便利的同時,也如影隨形地伴隨著無數潛藏的攻擊與威脅。”
此時,應邀出席釋出會的瑞星公司董事長王辛,在聽完王迪這番擲地有聲的開場白後,臉色不禁略顯陰沉,心中暗自揣測:“這小子是不是也要跟金山一樣,來跟他們搶食了?”
同樣心生此唸的,還有坐在第二排、剛剛釋出金山防毒軟體的金山公司總經理雷布斯。
然而,王迪接下來的言辭,卻讓兩人大跌眼鏡。他竟出人意料地讚揚起了他們:“1994年,我國反病毒領域的先驅江明先生,推出了華夏首款防毒軟體KV100。去年,瑞星防毒軟體率先清除了肆虐一時的cIh病毒。今年,金山防毒橫空出世。在反病毒領域,我國的技術實力非但不弱,反而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遺憾的是,無論是上述三款國產防毒軟體,還是當前眾多國外防毒軟體,大多側重於事後查殺。換言之,先有病毒肆虐,它們才能憑藉各自的技術,分析病毒並予以清除。
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是否存在一種防毒軟體,能夠直接將病毒拒之門外?即便病毒不慎侵入,又能否在其造成破壞之前,將其扼殺於無形?
帶著這個疑問,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360安全衛士開發主任陶晨上臺,為我們揭開謎底!”
此次,現場來賓無需王迪引領,便自發地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除了王辛與雷布斯面露難色,其餘觀眾及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對王迪提出的兩個問題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畢竟,去年瑞星雖成功查殺cIh病毒,但同年4月26日,cIh病毒再次爆發,顯示出即便能防毒,若資料已失,意義亦大打折扣。
其實,今年4月26的時候,啟明星網咖個別聯網的電腦確實也出現cIh病毒,只不過啟明星網咖有很多電腦老師值班,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就給解決掉了。
因此,大家都非常期待王迪所說的能夠預防病毒的防毒軟體能夠面世。
陶晨不負眾望,上臺便直指LEd螢幕上的360安全衛士介面,逐一詳解其各項功能,首要介紹的便是“360安全衛士木馬查殺的主動防禦隔離能力”。
病毒想要產生破壞,就一定要進行某些“敏感操作”,例如刪除檔案、加密檔案、修改登錄檔等等。
只要360安全衛士能夠實時監控程式系列行為進行關聯性的分析,並結合病毒行為知識庫,就能夠準確定位病毒本體,將病毒進行提前隔離,為系統安全提供前瞻性的保護。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偷偷東西,小偷一定會有掩人耳目、與人接觸、把手伸進他人口袋、從他人口袋拿值錢物品等典型的行為特徵。
而根據這些行為特徵,我們就可以在物品遺失之前,提前反推出到底誰是小偷。
當然,這種反推肯定會有誤報,特別是在如今病毒樣品庫還不夠豐富的情況下。
不過,相比於等電腦被破壞,資料被刪除後再防毒,這種提前預防所產生的誤報問題,根本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