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原想去南詔國尋趙靈兒呢!(第3/4 頁)
。”
“那是……”
“我好像一直聽閣下說,出了宜州,便是南詔?”
“對啊。”陳成心中犯嘀咕道:“難道……不是嗎?”
“哈!哈哈!哈哈哈!”苗期大笑三聲,笑得陳成心裡毛毛的。
難道不是嗎?
“大錯特錯!”苗期喝道:“宜州往東,難道不是黔中道嗎?!”
陳成:“……”
廣西上面是貴州,廣西西北邊陲宜州與貴州西南“犬牙交錯”,說得的確沒錯。
黔中道過了呢?
劍南道!
看到“劍南春”就可以想到,劍南道與四川重合不小的地方,本身也就是取“劍門關以南”的意思,開元年間還設立“劍南節度使”,掌管四川省大部乃至雲南的部分割槽域。(此時的劍南節度使為樂山大佛的捐資者、楊國忠的提攜者章仇兼瓊。)
“至於你所說‘南詔’,應該是蒙舍詔吧?”苗期侃侃而談:“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皆在南詔之北,為大唐藩屬!遠在蒼山洱海之間,如何到得?即便不提蒙舍詔之大厘城(太和城,大理),宜州到另五詔,也是天遙地遠!恕我實在愚鈍,不懂閣下‘出了宜州便出國’的論斷從何而來!”
陳成:“……”
苗期有理有據,直把陳成說得啞口無言!
心中復刻中國地圖——貌似是這樣不假!
但自己是如何得出這種結論的呢?
基於幾個錯誤的觀念。
首先,在陳成看來,南詔國就是後來的大理國,出了六脈神劍和一陽指的大理段氏,再往後,就是沐英平定的雲南。
廣西過了是雲南,而宜州(河池)在廣西邊陲,我說過了宜州是南詔,有毛病?
用苗期的話,毛病太大了!
首先,陳成心中的南詔概念,與其他人的概念就完全不同。
陳成心中,南詔就是一個比雲南還大、擁有部分四川、越南的強大國家(最強時有約75萬平方公里,反觀雲南只有39萬平方公里。)
可是在開元年間的人看來,南詔就是六詔之一而已。
三年前的開元二十六年,南詔王皮邏閣兼併五詔,請求李隆基合六詔為一。李隆基當即指示:其他五詔都是牆頭草(附唐也附吐蕃),該打!南詔算正式立國,皮邏閣也被冊為雲南王。
但這個時候的南詔,肯定不能和後來不斷吞併擴張、與大唐大打三仗的那個南詔相比。
陳成拿最大的那個“南詔”,來類比雲南,甚至剛剛統一的這個“南詔”,自然會令人啼笑皆非。
當然,如果拿南詔最大疆域來說,宜州往西南走一段到西林(屬百色),那隔壁就是南詔了。
那些羈縻州縣,現在名義上都是大唐天子罩著的,陳成一句話,慷慨地把他們全送給了南詔,可以說非常政治不正確了。
但問題是。古代中國和現在不一樣,帝國是沒有邊界的,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邊境線都是動態的,強盛的時候,邊境線可以推的很遠,等到國家衰落了,那些邊境地區一定是立馬就被放棄。
在陳成的心裡,別說南詔了,就是現在宜州,也不過是“名義上的大唐土地”罷了,李隆基有能耐,你把這裡都換上正兒八經科舉考試考上來的官啊?何必要讓王維老師他們千里迢迢跑到桂州來走“南選”的形式呢!
選來選去,宜州這一塊,絕對還是莫炎他們家的親戚。
始安七少眨巴眼睛,看著陳成眼中不斷閃爍,不知道他在組織什麼反駁的話。
不過,陳成想了半天,還是誠實地對苗期道:“兄臺說得對。”
自己是陳朝後裔,瞭解故都,又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