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真的都是反賊之後啊!(第2/4 頁)
並非蕭梁重點營建之地,伸手很少;也不擔心北方政權成年累月強攻。
最好的還是,無論哪個北方勢力得勢,要南下統一,都有巴陵的蕭銑作抵擋。
蕭銑既然沒有一統天下的實力,也就不擔心其得勢後再這裡橫徵暴斂,強拉壯丁,然後去與北方豪強爭霸。(這一點也很關鍵,蜀漢就因為還有理想,在人口土地那麼少的情況下不斷北伐,想來生活也是十分困苦的)
這樣一個鄰居,不要求你復出,為你遮風擋雨,還不怕他到處惹禍後把災難引到你家裡來——
如此“千金買鄰”,你覺得虧嗎?
事實上,蕭梁的那幾年,內訌不斷,接二連三的內亂,根本沒機會好好經營(盤剝)自己的轄區。
武德四年,李淵以李孝恭為荊湘道總管、李靖為行軍總管兼長史,集12總管之軍,分三路圍攻蕭銑。各路唐軍勢如破竹,蕭銑守將紛紛投降——此時江陵僅有數千守兵。
蕭銑在嶺南尚有十萬兵馬,無奈路途遙遠,遠水難解近渴,蕭銑自知已到窮途末路,被迫出城投降。等幾天後,嶺南十萬救兵趕到,得知蕭銑已降,便都歸順了唐朝。
等於說——雖然蕭某人在嶺南的實力還不錯,但跟別人打架的時候,都離開這裡,去別的地方打(雖然沒打成。)
如此“千金買鄰”,你覺得虧嗎?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
雖然心中隱隱仍然覺得陳成在胡說八道,可是心中竟然有幾分的相信。
難道我們以前的觀念都錯了?
選擇鄰居的時候,不選擇那些實力強大能罩著你的,反而要選那些牛皮很大,實力弱雞的?
歷史上那些仗打得很大的地方,很難攻下來的城池,老百姓並沒有得到太多好處,反而在城破之後被屠城,因為被攻城者痛恨很久。
就好像本地被李唐接受之後,因為蕭銑的十萬兵馬並沒有和李唐在兩廣大打出手,所以李唐也沒搞什麼“清洗良民”運動。
甚至在拿下嶺西之後,李靖還率其所部兵馬從桂州出發南巡,所經之處,親自“存撫耆老,問其疾苦”,“遠近悅服”。
到了昭州(那時候還只是縣),李靖檢視地形,見是荔江、灕江、茶江三江匯流之地,斷定這是很重要的軍事、經濟樞紐!應由縣升格為州!
這才有了設樂州,再由改樂州為昭州的過程!
試想,假如當時在嶺西的不是蕭銑的勢力,而是李靖這樣不世出的軍事天才,以昭州、桂林為軍事基地,北方政權,能拿他怎樣?
到那時候,就是連年戰亂,再無寧日了!
被陳成這樣正反兩面不斷舉例子地說明闡述,說得眾人都有些忍不住想要搬家到昭州來住了!
只是如今不是隋末亂世,天下太平,貌似隨便住哪裡都沒有問題吧?(陳成:呵呵,你們還是太天真!)
帶著這樣的觀點,重新回顧陳成的這首詩,“市猶通嶺外,塵不到門前”、“竹雨寒侵牖,松雲晝掩關”,簡直是容寫景、說禪、歌頌歸隱、論述天下大勢於一體,精彩到了極致了!
“嘶!”泰倫長長嘖聲道:“我覺得……你小子是不是隨便寫了個詩出來,然後跟我們有的沒的編排這麼一大推?”
從而過度解讀,提高這詩的技術含量?
這樣一首詩,打死泰倫都不相信會出在陳成這種人的手筆。
起碼也要是詩榜上排名天下前十,大宗師級別的詩人手中吧?(陳成:不好意思,我就是你所說的這種大宗師!)
“陳兄弟的故事講得還不錯,”安若素向來是有理有據的人,對於陳成這種東拉西扯的風格還是不大適應:“只是設想得未免過於遙遠,不接地氣了。”
讓你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