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韓信自立為王(第3/5 頁)
背棄道義呢?”
蒯徹又勸道:
“從前常山王張耳和成安君陳餘,他們曾約定為生死之交,後來因為張黶、陳澤的事情產生了誤會,兩人最終反目成仇,在泜水一戰中,陳餘被殺。您自己想想,您與漢王的交情,能比得上張耳和陳餘嗎?您所處的嫌疑之境,難道僅僅像張黶、陳澤的事情那樣簡單嗎?然而您卻仍然想要保全自己的忠信之名,認為漢王是個好人而追隨他,這豈不是大錯特錯!再來看越國的大夫文種,他幫助越國復興,使勾踐稱霸,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最終卻還是被勾踐所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您的忠信,想必也不過就像大夫文種那樣罷了。而且我聽說,勇略過人以至於讓君主感到威脅的人,往往會自身難保;功勞蓋過天下的人,往往難以得到應有的封賞。現在您已經走上了這條路,如果您歸順漢王,漢王一定會對您有所畏懼;如果您歸順楚王,楚王又不會信任您。那麼您究竟打算怎麼辦呢?”
雖然蒯徹的話聽起來頗有道理,但韓信心中不免產生疑慮,因為蒯徹與漢朝並無仇怨,為何要勸自己背叛主公呢?於是韓信對蒯徹說:
“先生請先稍等,讓我仔細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蒯徹見狀,只好先告辭離開。過了幾天,韓信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蒯徹便再次前來見他,勸他果斷做出決定,消除疑慮,千萬不要錯過時機。然而韓信終究不忍心背叛漢朝,又自認為功勞巨大,覺得漢王不會對自己下手,於是決定拒絕蒯徹的建議。蒯徹擔心自己繼續留在韓信身邊會招來禍患,於是假裝瘋癲,跑到別的地方去裝神弄鬼、當起了巫師。韓信聽說蒯徹離開了,也沒有派人去挽留他。但韓信心裡卻始終忐忑不安,於是將兵馬停駐在原地,等待漢王的進一步指示。既然已經拒絕了蒯徹的提議,按照常理,韓信應該立即發兵攻打楚國才對,但他卻偏偏按兵不動。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他的真實意圖,也讓人為他的未來擔憂。
漢王在廣武堅守了許多天,每天都期盼著韓信能來增援,但韓信卻始終沒有出現。於是,漢王決定封英布為淮南王,派他再次前往九江,目的是截斷楚軍的後路。同時,漢王還給彭越寫了封信,讓他繼續攻打梁地,以此來切斷楚軍的糧道。所有的佈置都安排妥當後,漢王還是擔心項王會因為糧食耗盡而想要撤退。為了更進一步牽制項王,漢王又拿出了被項王俘虜的父親太公,採用了多種手段進行威脅。漢王甚至擔心,項王可能會在憤怒之下將太公殺死,那局勢就會更加危急。因此,漢王立刻召集張良和陳平,一起商議如何救出太公的方法。張良和陳平兩人一同說道:
“項王現在糧食短缺,肯定會想要撤退回到他的領地。這正是我們與他進行和談,救回太公和呂后的好時機。”
漢王聽後,思考片刻說:
“項王性情暴躁,很容易發怒,如果我們要派使者去和他談判,必須要選一個合適的人,這樣才能確保安全無虞。”
話還沒說完,就有一個人站了出來,說道:
“我願意前往。”
漢王一看,原來是洛陽人侯公,他跟隨軍隊多年,很擅長與人打交道,於是漢王就答應了侯公的請求,並囑咐他一定要小心行事。接著,侯公就騎馬快速趕往楚營,請求拜見項王,準備開始和談的事宜。
項王聽到武涉回來的報告後,心裡非常煩惱,再加上看到糧食快要吃完了,更是愁上加愁。就在這時,他聽說漢營派來了一位使臣,於是項王手持寶劍,高高地坐在上面,命令讓使臣進來見他。侯公慢慢地走了進來,見到項王后,臉上沒有絲毫的懼色,從容不迫地向前走去,並向項王行了禮。項王瞪大眼睛,生氣地對侯公說:
“你們的主公既不出戰,也不撤退,現在派你來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