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英布叛亂背後的真相(第4/6 頁)
息是周勃發來的捷報,說是在追擊陳豨的過程中,他們在當城打敗了陳豨的軍隊,刺死了陳豨,現在已經完全平定了代郡以及雁門、雲中這些地方,等待高祖的詔書來決定後續的行動。高祖立刻又發了一道詔書給周勃,讓他帶領軍隊返回。只有淮南已經封給了兒子劉長,楚王劉交也回到了他原來的封地。但是荊王劉賈在逃跑過程中去世了,而且沒有留下子嗣。因此,特別將荊地改設為吳國,並立了兄長劉仲的兒子劉濞為吳王。劉濞原本是沛侯,剛滿二十歲,體力過人。在這次高祖討伐英布的戰爭中,劉濞也隨行出征,並且在戰鬥中他總是衝在最前面,殺敵眾多。高祖考慮到吳地民風彪悍,需要一位強壯有力的王來鎮守,才能確保沒有憂患,於是特別任命劉濞為吳王,鎮守吳地。劉濞在接受任命後來向高祖謝恩,高祖仔細地打量他,發現他面貌粗獷且帶著一股隱隱的殺氣,不由得心生懊悔。他帶著一絲惆悵對劉濞說:
“你的相貌看起來有反叛的跡象,這可怎麼辦呢?”
說到這裡,高祖又覺得自己已經發出的命令不好再收回,感到非常為難。劉濞聽後心裡暗暗吃驚,立刻趴在地上。高祖則撫摸著劉濞的背說:
“漢朝以後五十年,東南地區可能會有動亂,難道會應驗在你身上嗎?你應當記住,天下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千萬不要有反叛的念頭,切記!切記!”
既然已經看出劉濞有反叛的面相,高祖為何不直接收回封他為王的命令呢?而且關於五十年後會發生動亂的預言,高祖又是如何預知的呢?這可能是因為史書的記載有時喜歡誇大其詞,所以這樣的記載並不完全可信。劉濞聽後連連表示不敢有反叛之心,高祖這才讓他起身,又叮囑了他幾句,然後才讓他離開。劉濞隨即整理好行裝,啟程前往封地。從此以後,高祖的子弟們被分封到了八個諸侯國,分別是齊、楚、代、吳、趙、梁、淮陽、淮南。除了楚王劉交和吳王劉濞外,其他的都是高祖的親生兒子。高祖認為他們都是自己的骨肉至親,應該不會有反叛之心。即便是已經顯露出反叛跡象的吳王劉濞,高祖也只是把他當作侄子看待,認為不必太過擔心。然而,誰能料到後來竟然發生了那麼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呢?這個我們暫時先放一放,以後再說。
高祖從淮南出發後,向東行進,途中經過了魯地。他派遣官員準備了豐盛的祭品,去祭祀孔子。等祭祀完畢後,官員回來覆命,高祖便改道向西行進。但在途中,高祖的箭傷又發作了,他不得不匆匆進入關中,回到長樂宮休息,一連躺了好幾天。戚姬早晚都守在高祖身邊,看到他不停地呻吟,心裡非常擔憂。於是,她找機會向高祖進言,再三請求高祖一定要保全他們母子的性命。高祖心裡暗自思量,只有廢掉現在的太子,立戚姬的兒子為太子,才能確保他們母子的安全。因此,他決定再次提起這件廢立太子的事情。張良擔任著太子的少傅這一職位,從道義上講,他不能對這件事情置之不理,於是便首先入宮向高祖進諫,說了很多勸阻的話,但高祖就是不理會他。張良心想,自己平時進言的時候,高祖大多都會聽從,但這次卻完全聽不進去,好像有什麼隔閡一樣。張良覺得自己再勸下去也沒什麼用,不如先退回去。於是,他連續好幾天都關著門,不見客人,對外宣稱自己生病了,不能出門。當時,太子太傅叔孫通被高祖的行為激怒了,他入宮強烈地勸諫高祖說:
“以前晉獻公因為寵愛驪姬而廢掉了太子申生,結果晉國因此混亂了好幾十年。秦始皇因為沒有早點立扶蘇為太子,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這些可都是陛下您親眼見證過的歷史教訓啊。現在我們的太子既仁慈又孝順,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呂后與陛下您一起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並且只生下了太子這一個孩子,您怎麼能無緣無故地就背棄他們呢?如果您一定要廢掉嫡長子而立年幼的孩子為太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