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嫪毐的狂妄與覆滅(第3/5 頁)
反的人,秦王政也採取了嚴厲的懲罰措施,將他們及其家族遠遷到偏遠的蜀地。據統計,被遷往蜀地的家庭多達四千餘戶,這場叛亂給秦國帶來了極大的動盪和不安。至於太后,由於她使用玉璽支援嫪毐叛亂,秦王政認為她已經失去了作為國母的資格和尊嚴。因此,秦王政削減了太后的俸祿,並將她遷居到了棫陽宮。棫陽宮是離宮之中最小的一座,環境簡陋,條件艱苦。為了加強對太后的監視和控制,秦王政還派遣了三百名士兵守衛棫陽宮,對出入人員進行嚴格的盤查和監視。此時的太后,如同被囚禁的婦人一般,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和尊嚴,真是令人唏噓不已。這場叛亂不僅讓秦國宮廷陷入了混亂和動盪之中,也讓太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和痛苦之中。
秦王政成功平定了嫪毐的叛亂後,返回了咸陽城。然而,身為尚父的呂不韋因為擔心自己會受到牽連,便假裝生病,不敢出來拜見秦王。秦王政本打算連呂不韋也一併懲治,於是向群臣徵詢意見。但群臣中大多與呂不韋有交情,他們紛紛為呂不韋求情,說:
“呂不韋曾扶立先王,對社稷有重大貢獻。而且,關於嫪毐的事情,呂不韋並未與他面對面質證過,其罪行的虛實尚無確鑿證據,因此不宜將呂不韋也視為同黨。”
聽了群臣的意見後,秦王政決定赦免呂不韋的死罪,但免去了他的相國之位,並收回了他的印綬和權力。同時,秦王政對在平定叛亂中立下大功的桓齮進行了加封和晉升。然而,就在這一年的夏天四月,天氣卻異常寒冷,甚至下起了霜雪,導致許多百姓被凍死。民間開始流傳起各種議論,認為這是因為秦王政將太后遷謫,作為兒子卻不認母親,所以上天降下了這樣的災異來警示。大夫陳忠聽到這些議論後,決定挺身而出,向秦王政進諫。他說:
“天下沒有無母之子,秦王應該迎回太后,以盡孝道,這樣或許能夠平息上天的憤怒,使天氣恢復正常。”
然而,秦王政聽後卻勃然大怒,他下令剝去陳忠的衣服,將他置於佈滿蒺藜的地上,然後用棍棒將其打死。為了以儆效尤,秦王政還將陳忠的屍體陳列在宮闕之下,並貼上了告示:
“有再敢以太后之事來勸諫的,下場就和他一樣!”
儘管秦王政採取瞭如此嚴厲的手段,但仍有不少大臣相繼前來勸諫,表達他們對太后境遇的同情和對秦王政行為的不滿。
然而,秦王政卻對這些諫言充耳不聞,反而將這些勸諫者一一處死,並將他們的屍體陳列在宮闕之下。就這樣,前後共有二十七位忠臣因諫言而喪命,他們的屍體堆積成堆,場面觸目驚心。當時,齊國的齊王建和趙國的趙悼襄王正前來秦國朝見。他們在咸陽宮中設宴歡聚,氣氛原本十分融洽。然而,當他們無意間看到宮闕下那些因諫言而死的屍體時,無不感到震驚和悲痛。他們私下裡議論紛紛,對秦王政的不孝行為表示深深的嘆息和不滿。就在這時,一位來自滄州的旅人茅焦恰好也在咸陽遊玩,並寄宿在一家旅店中。他與同屋的客人偶然間談起了這件事,茅焦聽後憤怒不已,他說:
“作為兒子竟然囚禁自己的母親,這簡直是天理難容!”
他隨即要求店家準備熱水,表示自己要沐浴更衣,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去王宮勸諫秦王。同屋的客人聽後都笑了起來,他們認為茅焦太過天真。他們說:
“那二十七位被殺的大臣可都是秦王平時的親信重臣啊,他們的話秦王都不聽,轉眼間就被殺了。你一個平民百姓又怎麼能改變秦王的心意呢?”
然而,茅焦卻堅定地回答:
“如果勸諫的人只到二十七人就停止了,那麼秦王就永遠不會改變主意。但如果我們堅持不懈地勸諫下去,秦王最終是否會聽進去就不好說了。”
同屋的客人都覺得茅焦太過愚蠢,紛紛嘲笑他。第二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