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秦始皇如何應對天命(第2/5 頁)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開口對使臣說:
“你在華陰遇到的那個人,很可能是華山腳下的山鬼。山鬼能有多少智慧和見識呢?就算它們稍微有些知覺,也不過是知道些眼前的事情罷了。它們所說的預言,最多也就只能預測到一年之內的事情,哪裡值得我去相信和擔憂呢?”
使臣感到氣氛凝重,不敢再多說一句話,默默地退了出去。秦始皇則獨自陷入沉思,他自言自語道:
“‘祖龍’這兩個字,到底蘊含著什麼意義呢?人並非祖宗的直接延續,那麼我們的身體從何而來呢?或許,‘祖’這個字應該理解為‘始’,代表著起源或開始;而龍是君王的象徵,難道這真的預示著某種命運將應驗在我身上嗎?”
但轉念一想,他又自我安慰道:
“‘祖龍’可能只是在說我的祖先吧,我的祖先也曾是王者,但他們早已離世。這種無稽之談,我何必去理會它呢?”
隨後,秦始皇將手中的和氏璧交給了御府,讓那裡的官員保管。御府中的守吏接過璧後,仔細一看,驚訝地發現這竟是御府多年前的舊物。他記得很清楚,在二十八年前的一次東巡渡江時,秦始皇曾將這塊璧投入江中,作為祭祀神靈的貢品。如今,這塊璧卻奇蹟般地出現在了這裡,讓他感到十分不解和困惑。秦始皇聽了太卜的彙報後,心中的疑慮非但沒有減輕,反而更加重了,他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為了尋求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只好召來太卜,讓他進行一場虔誠的占卜,希望能透過占卜來辨明未來的吉凶禍福。太卜接受了任務,他恭敬地向神靈禱告,然後按照古老的占卜方式,透過觀察龜甲的裂紋來預測未來。他同時參考了《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部被世人尊稱為“三易”的經典著作,希望能從中找到更準確的解讀。然而,占卜的結果和經典中的辭義大多深奧難懂,太卜自己也未能完全理解清楚。面對這樣的結果,太卜感到有些為難。他知道直接告訴秦始皇占卜的具體含義可能會讓他不悅,尤其是如果其中包含了不吉的預兆。於是,他巧妙地選擇了迎合秦始皇心意的回答,說道:
“從占卜的結果來看,出遊和遷徙都是可以考慮的,但相比之下,遷徙似乎更為吉利。”
這樣的回答既避免了直接說出可能讓秦始皇不悅的內容,又給了他一個可以接受的答案。秦始皇心裡暗自琢磨著:
“我作為皇帝,當然可以自由出遊,巡視天下,但遷徙這樣的大事,我卻不能輕易為之,畢竟那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百姓們呢,他們可以被遷徙以平衡各地的人口和資源,但他們卻不能隨意出遊,因為那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和生計。既然如此,我何不採取一個折中的辦法,我出遊巡視,同時安排百姓遷徙,這樣我們雙方都有所行動,或許能夠帶來好運,避開災禍。”
然而,秦始皇又想起了那個讓他心有餘悸的山鬼預言,說是他今年可能會遭遇不測。這讓他不禁擔憂起來:
“如果我真的出遊了,會不會真的像預言中說的那樣,遭到他人的暗算或者不幸呢?”
為了保險起見,秦始皇決定先在今年內將百姓遷徙到安全的地方,比如河北的榆中地區,等過了這個可能充滿危險的年份,他再安心出遊巡視,這樣就應該可以無憂無慮了。於是,秦始皇頒佈了一道詔令,命令將內地的三萬戶百姓分批遷徙到河北榆中。這些百姓本來過著平靜的生活,突然接到這樣的命令,要他們離開熟悉的家鄉,離開親人朋友,扶老攜幼,踏上艱辛的遷徙之路。他們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憤,但卻又不得不遵從皇帝的旨意。這種不幸的遭遇,真是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但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只能默默地承受這份痛苦和艱辛,按照皇帝的命令,踏上了遷徙的征途。
秋天結束,冬天到來,轉眼間就到了年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