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秦王的生死劫(第4/5 頁)
割下了他的首級。事後,燕王喜深感悲痛,放聲大哭,為自己的無奈之舉感到痛心。然而,就在這個炎熱的五月天裡,卻發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天空中突然降下了大雪,積雪覆蓋了大地,深達二尺五寸,寒冷得如同嚴冬一般。這樣的異常天氣讓人們紛紛議論,說這是太子丹的怨氣所致,他死得冤枉,所以上天降下大雪來為他鳴不平。為了向秦國表示誠意和求和的意願,燕王喜將太子丹的首級裝入木匣中,派人送往李信的軍營,並附上了一封謝罪書。在這封謝罪書中,燕王喜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悔恨之情,希望能夠得到秦國的諒解和寬恕。李信迅速地向秦王呈遞了緊急奏報,他在奏報中說:
“現在是五月,但竟然天降大雪,天氣異常寒冷,士兵們因此受了很多苦,很多人還生病了。為了士兵們的健康和安全,我請求暫時允許我們撤軍回國。”
秦王收到李信的奏報後,立即與重臣尉繚商議此事。尉繚深思熟慮後,向秦王上奏說:
“目前,燕國雖然還佔據著遼東地區,但已經如同遊魂一般,不會長久;趙國的情況也類似,他們在代地也只是暫時棲身,同樣不會長久。如果我們現在強行攻打他們,可能會付出較大的代價。相比之下,魏國和荊楚(即楚國)是我們當前更主要的威脅。因此,我建議我們應該先集中力量攻打魏國,然後再轉而平定荊楚。一旦這兩個國家被我們平定,那麼燕國和代地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秦王聽了尉繚的建議後,覺得非常有道理,便點頭稱讚道:
“好!就按照你的建議行事。”
於是,秦王下詔命令李信將軍收兵回國,暫時停止對燕國的進攻。隨後,秦王又任命王賁為大將軍,讓他率領十萬大軍,從函谷關出發,去攻打魏國。
當時,魏國的景湣王已經去世,太子假繼位並已經統治了三年。自從秦國開始攻打燕國的時候起,魏王假就深感不安,他下令加強大梁城的防禦建設,不僅在城牆內外挖掘了深深的護城河,還預先做好了各種守備的準備。為了增強防禦力量,魏王假還派遣使者前往齊國,希望能夠與齊國建立友好關係,共同應對秦國的威脅。魏國的使者向齊王詳細闡述了結盟的利害關係,他說:
“魏國和齊國就像是嘴唇和牙齒一樣緊密相連,如果魏國這個‘嘴唇’滅亡了,那麼齊國這個‘牙齒’也一定會感到寒冷和不安。魏國一旦滅亡,下一個遭殃的必定是齊國。因此,我們兩國應該同心協力,互相救援,共同對抗秦國的威脅。”
然而,此時的齊國政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從齊國的君王后去世後,她的弟弟後勝接任了相國的職位,並掌握了朝政大權。後勝這個人貪財好利,他收受了秦國的大量黃金賄賂,因此被秦國所收買。在接到魏國結盟的請求後,後勝不僅沒有積極回應,反而極力勸說齊王不要與魏國結盟。他對齊王說:
“秦國是講信用的國家,他們一定不會背叛齊國的。如果我們現在與魏國結盟,去對抗秦國,那一定會激怒秦國,給齊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齊王建被一些言論所迷惑,於是拒絕了魏國派遣來的使者。與此同時,秦國的將領王賁在戰場上連連取得勝利,他的軍隊逐漸逼近幷包圍了魏國的都城大梁。那時,天氣正好多雨,王賁乘坐著有油布篷的車子,親自去探查地勢和水流的情況。他了解到黃河位於大梁的西北方向,而汴河則是從滎陽發源,流經大梁的西側。基於這一發現,王賁下令士兵們在大梁的西北方向開挖水渠,目的是要引導黃河和汴河的水流。同時,他們還在水渠的下游築起了堤壩,以防止水流過早地洩出。士兵們冒著大雨,不辭辛勞地開始施工,而王賁也親自打著傘,到現場監督工程的進展,催促士兵們加快速度。經過努力,水渠終於挖成了。然而,雨勢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