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戰國末期的合縱連橫(第2/6 頁)
是派遣大將蒙驁率領軍隊攻打魏國。蒙驁的軍隊勢如破竹,接連攻佔了包括酸棗在內的二十座城池,並在這些地區設立了東郡作為秦國的領土。不久之後,蒙驁又攻佔了朝歌,並進一步南下攻佔了濮陽。衛國的國君衛元君,因為是魏國國君的女婿,在魏國連連失地的壓力下,不得不向東逃難到了野王這個地方,並依靠周圍的山勢來堅守。魏國的景湣王在國難當頭之際,不禁感嘆道:
“如果信陵君還在的話,他一定不會讓秦國的軍隊如此囂張地在我們國土上橫行霸道!”
為了尋求援助,景湣王派遣使者前往趙國,希望與趙國重修舊好,共同應對秦國的威脅。趙國的悼襄王也深知秦國的侵略行徑無休無止,他正準備派人去聯合其他各國,重新召集像信陵君和平原君這樣的賢能之士,希望能夠再次結成合縱聯盟來共同對抗秦國。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邊疆的官員突然傳來緊急訊息:
“現在燕國已經任命劇辛為大將,率領十萬大軍前來侵犯我們的北部邊境!”
劇辛原本也是趙國人,在他還在趙國的時候,就與龐煖有著深厚的交情。後來,龐煖在趙國出仕為官,而劇辛則選擇了另一條路,投奔了燕國的昭王。昭王對劇辛非常器重,任命他為薊郡的郡守,掌管一方事務。然而,時光流轉,到了燕王喜的時代,燕國與趙國的關係卻變得緊張起來。燕王喜的都城甚至一度被趙國的名將廉頗圍困,形勢危急。幸運的是,透過將渠的斡旋和努力,兩國最終講和,燕王喜的都城之圍得以解除。但這場危機讓燕王喜深感恥辱,他意識到燕國的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將渠在燕國擔任相國期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趙國的支援(他的任命背後有趙國的影子),但這並非燕王喜的本意。儘管將渠在協助信陵君共同對抗秦國的戰爭中立下了功勞,但君臣之間始終未能建立起完全的信任。因此,將渠在擔任相國一年多後,便以生病為由辭去了相位,歸還了相印和綬帶。燕王喜為了尋找新的相國來應對趙國的威脅,便從薊郡召回了劇辛。他看中了劇辛的才能和經驗,任命他為新的相國,共同商討報復趙國的大計。然而,劇辛對趙國的名將廉頗心存畏懼,認為他是一位難以對付的對手。因此,儘管有報復趙國的決心,但劇辛在行動上卻顯得猶豫不決,不敢輕易發動攻擊。現在的情況是,廉頗已經離開趙國投奔了魏國,而龐煖則被趙國任命為將領。劇辛對龐煖的能力有所輕視,他認為龐煖不過是個平庸之輩,根本無法與昔日的名將廉頗相提並論。同時,他注意到秦國已經攻佔了晉陽,這使得趙國處於疲憊不堪的狀態。於是,劇辛便迎合了燕王喜想要報復趙國的意願,他上奏說:
“龐煖這個人沒什麼真本事,根本比不上廉頗。現在趙國正受到秦國的打擊,國內疲憊不堪,正是我們趁虛而入的好時機。如果我們能在這個時候發動攻擊,不僅可以打敗趙國,還能洗刷之前我們遭受的恥辱。”
燕王喜聽了劇辛的話非常高興,他原本就有這樣的想法,於是問劇辛:
“寡人正有此意,相國你願意為寡人領兵出征嗎?”
劇辛信心滿滿地回答:
“臣對地理形勢非常熟悉,如果大王能委以重任,我定能生擒龐煖,並將他獻到大王面前。”
燕王聽後大喜過望,隨即任命劇辛為將領,率領十萬大軍去攻打趙國。趙國得知燕國即將來犯的訊息後,趙王立即召集龐煖商議對策。龐煖冷靜地分析了局勢,他指出劇辛作為老將可能會因為自信而輕視敵人。於是,他向趙王提出一個計策:
“我們可以利用李牧將軍,他現在鎮守代郡。我們可以讓他率領軍隊南下,從慶都這一路穿插過來,切斷劇辛大軍的後路。而我則率領另一支軍隊迎戰劇辛的正面進攻。這樣一來,劇辛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我們就有機會擒獲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